第二節 珍惜時與空(1 / 2)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真正擁有的隻有現在。包括我,一個在修行中長大的宗教人士,從來都沒有思考過死了以後要做什麼。我隻想好好把握現在,讓每一天都活得有價值,讓別人感受到我活著對他們是有用的,這就是我每天活著的動力。

可能在大家的想象中,活佛一定每天都在想死了以後,輪回到哪兒去投胎、去哪個世界吧?坦白講,我根本連明天以後的事情都很少去想。包括每次給大家講課,我在坐下之前,根本沒想過要給大家講些什麼內容。為什麼呢?我覺得沒有什麼需要考慮的,隻要把每個當下該講的事講好,該做的事做好,把能做的都做到最好,就可以了。就像我們今天努力工作,如果明天沒死,還可以享用今天掙來的工資,就很好了;如果明天我們死了,就把今天的勞動所得,讓別人去享用,那今天努力工作也一樣很有價值。

修行,也是同樣的道理,今天是為明天打基礎,每一天都要好好過,今天過得好,明天才有可能會過得好。同樣的一天,如果把事情安排好,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做很多事情,如果沒有安排好,一天的時間莫名其妙就過去了。所以,能不能珍惜當下,非常重要。

作為現代都市中的學佛者,要修行確實不是那麼容易,周圍的環境也不像以前那麼單純。不像在昌列寺,每天除了念經修行以外,就是吃飯睡覺。吃完飯,繞繞塔、持持咒,沒人惹你生氣,也沒人跟你競爭。在那種環境下修行,確實會相對容易些,少了很多造業和起煩惱的機會。一旦回到都市以後,大家在時間分配上,就需要運用高度的智慧了。

很多弟子經常告訴我:“我也想修行,但是我很忙,根本沒時間修。”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很忙,仔細想想,每天都在忙些什麼,真的是有那麼忙嗎?還是自己沒有規劃好時間呢?再忙,也是忙自己一個小家庭,一般情況下,上麵有四個老人,下麵有一個兒女,需要照顧多少人呢?除了這些,你還能忙些什麼?其實都是空耗掉的。我們如此寶貴的人生就這樣流失掉,以後是否還會有這樣的機會呢?沒人知道。總是埋怨時間不夠用,其實就是自己沒有安排好。

我也一樣忙,那麼大的寺廟,兩個佛學院,還有幾百位喇嘛,他們全部的時間都一心用在修行上,所有的吃穿用度、行住坐臥都要由我來負責。那我需不需要修行?當然要啊!我不是生下來就不用修的,每天還是要念經的。自己安排好固定的時間念經,固定的時間打坐,該做的全部都要做,而且全部都得做好,還得考慮要不要找時間寫一些東西。

如果隻是講課倒還好,我可以滔滔不絕講幾個小時,然後弟子們幫我打成文字。但問題是校對稿子,讓我頭疼得不得了。我小時候隻讀過四年小學,而且在藏區的小學,中文水平能有多高?所以每次校對我自己的稿子,還是有點困難。因為佛菩薩的加持力,我的中文還不錯,大概有一千字左右是會寫的。但是在校稿的時候,經常大腦裏麵有這個字,可就是不知道怎麼寫,如果旁邊有喇嘛還好一些,我說你幫我用拚音找一找。有時候喇嘛不在,怎麼辦?就先用藏文把意思記下來,遇到弟子們,隻要把意思說出來,他們就會把中文寫出來了。有時候明明知道這個字錯了,但平時會寫的字,要用的時候就怎麼也寫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