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首長們不顧連續戰鬥和長途急行軍的疲勞,坐在昏暗的鬆明枝燈光下,聚精會神地分析研究敵情。大家一致認為:鬼子侵占的正太鐵路已被破壞,盂縣東部地區的牛村、東會裏兩大據點裏的鬼子已被我軍消滅,盂縣西部地區的西煙鎮、河東村一帶據點的敵人正被我友軍打得焦頭爛額。特別是盂縣的基遊隊和廣大民兵,早已將上社鎮通往盂縣城的公路和電話線全部切斷,再加上北會裏、下社兩據點被端掉,這就使上社鎮的鬼子陷入了孤立無援的絕境。很顯然,鬼子往上社鎮集中,是準備逃跑,以挽救其覆滅的命運。無論如何,我軍今晚一定要攻打上社鎮據點,決不能讓小鬼子從我們的眼皮底下逃走。雖然鬼子和偽軍加在一起有600多人,有機槍,有大炮,還有風坡山的碉堡和炮樓作掩護,但是鬼子已成驚弓之鳥,軍心恐慌,孤立無援;而我十九團的將士們剛剛經曆了正太鐵路破擊戰勝利的鼓舞,士氣旺盛,鬥誌昂揚,對消滅上社鎮的鬼子信心十足。團首長分析考慮再三,如果強攻,我軍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隻有想辦法將鬼子引出來,在運動中殲滅之,才是上策。決心下定,立即進行了戰鬥部署。
劉東紀副團長命令一營跑步前進,越過徐峪溝大山,零點前必須趕到上社鎮南30華裏的神泉村,占據有利地形,嚴密隱蔽起來,堵住敵人南逃之路。如果鬼子出逃,要不惜一切代價予以堵擊,配合全團主力,在神泉村以北,興道村以南的河灘裏殲滅敵人。命令二、三營做好戰鬥準備,如果鬼子躲在上社鎮據點不出來,就在夜間12點整以少量兵力佯攻據點,誘敵出逃,把敵人逼進興道村南我埋伏圈中,一舉殲滅。
當晚10時許,天氣突變,滾滾的烏雲布滿了天空,接著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傾瀉下來,十九團全體指戰員冒著傾盆大雨分頭行動。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戰士們隻能憑借閃電觀察一下前麵的道路,但行軍速度很快,當二、三營到達距離風坡山炮樓3華裏的白藏村河邊時,團首長命令停止前進,馬上召開各營連幹部會議,布置強攻任務。正在這時,我偵察排排長滾著滿身泥水跑回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向劉東紀副團長報告,敵人已經集中在風坡山下麵,準備向南逃跑了,我偵察員繼續監視著敵人的動向。站在一旁的團政委黃文說:“好哇!鬼子從老窩裏出來了,這得感謝‘二百五’中隊長!”於是,團首長立即下達戰鬥任務。劉東紀副團長命令兩個連從上社鎮東西兩麵進行佯攻,其餘4個連由北向南立即發起進攻。三麵夾攻,迫使鬼子向興道村撤退,堅決不能讓鬼子再鑽回炮樓子裏。可是,當我軍進了村時,狡猾的敵人已經向南逃跑了。十九團二、三營全體戰士冒著大雨迅速南追逃敵。追到柴莊村時,發現鬼子的腳印突然轉向西煙方向去了。團首長立即下令停止前進。大家進行分析,一致認為鬼子又在搞陰謀。因為去西煙必須翻山越嶺,道路崎嶇,陡峭狹窄,在這大雨中夜行軍是十分危險的。況且,我友軍正在圍攻西煙鎮的敵人,‘二百五’再糊塗,絕不會自找倒黴。這時,我偵察參謀回來了,他向團首長報告:“發現邀童來村南麵的河裏有燈光,還聽見有馬叫聲。”原來,鬼子想甩掉我軍的追擊,在柴莊岔路口讓大部隊蹚河水前進,隻讓一小股日軍向西南走,故意踩下腳印迷惑我軍。由於大雨如注,道路泥濘,鬼子滿以為甩掉了我軍的追擊部隊,便在興道村停下過夜。興道村是龍華河上遊較大的一個村子,分北興道、中興道、東興道、南興道四個自然村,約有400多戶人家,上社鎮通往盂縣城的公路當村而過,村子南麵是一座小廟,廟前是一片開闊的河灘,對麵四五華裏便是神泉村。這真是天賜良機,我一營戰士早已埋伏在神泉村北,並配置了較強的火力,封鎖了敵人南逃之路,二營3個連也分別隱蔽在了興道村東西兩側的山坡上,三營兩個連堵住了興道村的北口,四連作為預備隊,等到戰鬥打響時,隨時準備支援戰鬥最緊要的地方。這樣就形成一個大口袋,將600多個敵人全部裝進了口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