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雄連連點頭:“是啊,胡服同誌給我們撥開了迷霧,使人們看清了方向,回去我們要支持蔡虹同誌,放手大膽地幹了。”
這天,吉野和鬆井在辦公室,龜田進來報告說:“大佐君,袁紹先死了。”
吉野聽說,呆了一刻。
正在這時,孫俊傑、王正奎和楊世才都進來,大家都知道袁紹先的死訊。
吉野說:“袁紹先的死,使我們的計劃徹底失敗了,使我們陷入極為難堪的境地,共產黨、國民黨又要為此事大做文章。”
“我們現在怎麼處理這件棘手事呢?大佐君。”鬆井問。
吉野想了想說:“我們要宣布袁紹先是得了急病而死,生病期間我們進行特別醫治和搶救,但是無力回天。因此我們要厚葬袁紹先,以表達我們對袁紹先先生、對我們的合作者和朋友的崇高敬意。”
“太高明了,大佐君。”鬆井轉憂為喜。
吉野說到做到,決定隆重安葬袁紹先。他裝出一副對袁紹先萬分崇敬的姿態,帶領一支由日軍和偽軍組成的送葬隊伍,舉著孝幛,散著紙錢,唱著挽歌,抬著一隻巨大的棺材向事先選好的墓地前進。
鬆井、孫俊傑、王正奎、楊世才等軍政要人,騎著馬。護衛在靈柩兩邊。
到了墓地,由偽軍和日本兵挖好墓穴,大家一齊用力把靈柩穩穩地安放進去,蓋上泥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墳塋,同時豎起一個墓碑,上書“大東亞共榮政策的擁護者和合作者、大日本皇軍的忠實朋友——袁紹先先生之墓。——大日本皇軍第十八軍團,第五大隊奠”。
眾日偽軍在上麵灑上紙錢。放著鞭炮。
最後,吉野帶著眾人,向袁紹先的墓碑恭恭敬敬地躹了三個躬。
一切都做得那麼莊嚴肅穆,那麼鄭重其事,那麼假戲真唱,誰能看得出袁紹先是拒絕與日本人合作,被日本皇軍迫害致死的?
蔡虹和袁老七回到根據地,將真實情況和鬼子的所作所為向支隊領導作了彙報。
蔡虹說:“鬼子逼袁先生當漢奸,先生拒絕合作,鬼子就不放他回來,他以絕食抗議,最後活活餓死了。鬼子假慈悲,給老爺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袁紹先對革命的貢獻很大,他體現了一個中國人的民族氣節,我建議給袁先生重新安葬,把他和靈山烈士們安放在一起。”
譚天木說:“對,我讚成給袁先生重新安葬。”
曾世雄也同意,他讓蔡虹負責安排。
在白茅山革命根據地,新四軍和群眾幾萬人隆重舉行了袁紹先先生追掉大會。講台上掛著橫幅上寫著:“隆重舉行袁紹先先生追掉大會。”大幅標語上寫著:“學習袁紹先先生愛國精神!”“深切懷念袁紹先先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曾世雄、譚天木、袁福、鄭天佐、蔡虹、蔣鋒、夏長龍等坐在台上。
曾世雄政委悼詞:“同誌們,鄉親們,今天,我們舉行萬人大會,隆重追掉我們尊敬的袁紹先先生。袁紹先先生是著名的民主進步人士、愛國人士、開明鄉紳、中國共產黨的好朋友,在中國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候,他慷慨紓難,捐款捐物,獻計獻策,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和巨大的貢獻。麵對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恫嚇利誘,凶狠殘暴,他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保持了一個中國人的尊嚴和愛國者的氣節,令人敬佩。我們一定要學習袁先生革命精神,愛國精神和不畏強暴的民族氣節,堅決把抗日戰爭進行到底,奪取抗日和民族解放的最後勝利。”
蔡虹帶頭高呼:“學習袁先生的愛國精神!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萬眾歡呼,聲音如排山倒海,波濤洶湧。
最後新四軍和群眾組成了聲勢浩大的送葬隊伍。新四軍領導同誌和袁福、袁老七等扶柩而行,直到靈山墓地。並為袁紹先先生建起了一個巨大的墳塋。立上巨碑,刻上:“袁紹先先生之墓”七個大字,落款是:“新四軍江北支隊全體指戰員、根據地各級政府和全體父老鄉親敬立。”
從墓地回來的路上,袁老七對蔡虹說:“蔡部長,袁老爺走了,我也沒地方去了,我跟著你幹革命吧。”
蔡虹握著他的手說:“好啊,我們歡迎你。”
袁老參加新四軍後,被分配到臨江縣政府從事地方武裝工作,任連長,屬於夏長龍的部下。
這天,馬詣文接到廖開田的電話,要他速去彙報工作。馬詣文立即騎馬趕到合肥廖開田辦公室。坐下之後,廖開田先問了一下稅收方麵的情況。他說:“聽說新四軍的稅收隊伍重新建立起來,而且隊伍越來越大,遍布各地。大有取我而代之之勢,有這種情況嗎?”
馬詣文彙報說:“新四軍抽了不少幹部、戰士抓稅收,不僅如此,他們還從農民中聘用了一大批遊手好閑之徒為他們收稅。雖然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但是相比之下,我們的人顯得太少了,簡直對付不過來。”
“共產黨幹什麼都是人海戰術。”廖開田說:“我們不可能抽那麼人去收稅,也不可能動員老百姓為我們收稅。但是,我們是統治者,我們有政權的力量、軍事的力量做保證,一定要把新四軍這股稅收力量打壓下去。”
“目前從總體上看,稅源還是控製在我們手裏。城市、集鎮、交通要道,港口碼頭,都是控製在我們手裏。”馬詣文說:“新四軍的稅收區域主要還是在鄉村,和部分集貿市場,那裏的稅源很少。”
廖開田指示:“你們應該加大工作力度,向廣大鄉村延伸。農村的稅款也不能讓新四軍征了去。發現新四軍稅收人員,要堅決打擊,不能手軟。如果力量不足,我立刻派軍隊去清剿。”
馬詣文點頭稱是。
廖寶田問:“上次打死了兩個新四軍稅收員,有什麼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