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古井深埋葬多少謎 飛鏢勁凝聚若幹情(1 / 2)

圍攻開封行宮的是悟慧和尚率領的少林寺僧人。

悟慧和尚那日看到寂聚法師等放走唐昀後,心中一直忿忿不平。他邀集一些拜把僧人出來尋找皇家行列,已在開封府駐紮多日。得知皇家行列到達開封,悟慧和尚喜出望外,於是率領僧人向行宮發動猛攻。

守衛行宮的多是侍衛,他們拚死抵抗僧人們的猛攻。一些侍衛把光緒皇帝、隆裕皇後和瑾妃集中到一間房內,然後排成幾排列於四周,準備以死保衛皇族,幾個侍衛來到唐昀屋內,沒有找到她。

悟慧和尚和他的同伴雖然人數不多,也就六七十人,可是個個武藝高強,勇猛無比。一部分僧人猛攻行宮,還有一部分僧人奮力抵抗增援的清兵,各有死傷,戰鬥十分激烈。

行宮的侍衛漸漸不支,他們紛紛退到藏有光緒等人的那間房屋周圍。

悟慧和尚道:“弟兄們,衝進去,格殺勿論!”他率先衝到前麵,用哨棒擋飛擊來的飛鏢。

一些僧人野蠻地殺死一些宮女和太監,地上屍身縱橫,血跡淋漓。

屋內,隆裕和瑾妃擠作一團,瑟瑟發抖。光緒呆呆地望著窗外鏖戰的情景,大眼睛一眨不眨,此時他已沒有心思悵望天空中的大雁了。

隆裕憂心忡忡地說:“開封府那麼多兵都到哪兒去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呀!”瑾妃哆嗦著說:“榮大人也不知到哪兒去了?”

隆裕恨恨地說:“平時他拍馬屁比誰都能耐,如今逃得比兔子還快!不知太後到哪裏去了?”

“是啊,太後到哪兒去了?莫非……”瑾妃不敢多想,把眼睛瞟向窗外。

僧人們殺紅了眼睛,有的胳膊、腿掛了彩,仍在奮力拚殺。

隆裕戰戰兢兢地說:“他們殺死那麼多宮女、太監,要是衝進來怎麼辦?”

瑾妃一聽,眼淚簌簌而落,歎道:“我妹妹命如此苦,我也這般苦,真是同命相憐。我看這些和尚倒不是野蠻的人,隻是殺紅了眼,恐怕我們連全屍都保不住。”

隆裕聽了,回過頭來,訓斥道:“哭什麼!有本事出去殺退他們,沒用的東西,就知道睡覺,沒一點骨氣!”

再說唐昀正在屋內吃大棗,忽聽外麵殺聲震天,知道事情不妙,於是走出屋來,正見李蓮英引著一個老宮女匆匆朝後院走去,於是也尾隨而去。

李蓮英引著那個老宮女七繞八繞來到後花園裏,二人轉進一座假山,假山上蓋滿了青苔和虎耳草,遠遠望去,仿佛覆蓋著一張碧氈,有一座石亭擁立在假山石上,底層前為空閣,後為石窟。上層前為平台,後為亭屋。平台三麵有石欄,正中有圓形石案,旁有石凳環繞。

唐昀跟了過去,不見二人蹤跡,有些疑惑。她見白石,或如猛獸,或似鬼怪,縱橫拱立,上麵苔蘚成斑,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唐昀走進小徑,看到茂竹旁邊有口枯井,正走到井邊,就聽背後有人叫道:“唐昀,你到這裏幹什麼?”

唐昀聽有人叫出她的真實姓名,吃了一驚,回頭一瞧,正是李蓮英。他臉色陰沉,行色匆匆。

“我是太後,為何不能到這裏?”唐昀鼓起勇氣說。

“混賬東西!”李蓮英應聲罵道。

“小李子!”井下傳出一個老婦人的聲音。

“喳!”李蓮英往井邊移了幾步,躬了躬腰。

“兵荒馬亂的,就讓她下來吧。”又是那老婦人的聲音。

“老佛爺,這……”李蓮英有點猶豫。

井下傳出咳嗽聲:“她還能翻得了天。”這聲音軟中帶硬。

李蓮英朝唐昀點點頭。唐昀來到井邊,見豎著一個小木梯,於是順木梯走到井下。

井下漆黑一團,潮濕,氣味難聞。

唐昀看到旁邊坐著一個老婦人,背對著她,正襟危坐,不露聲色,就像一堵厚牆。

唐昀看不表她的麵孔,但感到這老婦人氣勢咄咄逼人。她的衣服不抖一下,身子一動不動,如同一尊雕塑。

唐昀知道,她就是慈禧太後,那個令人談虎色變的老佛爺,曾使無數人跪伏在她石榴裙下的太上皇,滿腹機謀機關算盡的專製魔鬼。

“老佛爺,我給您請安。”唐昀戰戰兢兢地說,頭低下了。

老婦人身子未動一下,仿佛是從她心底發出的聲音:“委屈你了。”

這四個字輕描淡寫,但重若千鈞。唐昀聽了,忽然感到鼻孔發癢,眼睛泛酸,酸甜苦辣一股腦往上翻。她不知說什麼好,竟停頓了一會兒工夫。

死一般的沉寂。

沉寂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喧嘩更可怕,更使人感到發骨悚然。唐昀如今實實在在嚐試到了這種感覺。

唐昀欲進不能,欲退不能,欲言又不知該說什麼好。多少年來她聽說過有關慈禧的種種傳說,傳言慈禧如何在圓明園靠金嗓子勾引了鹹豐皇帝,成為蘭貴妃;又如何在鹹豐病故時,折服了肅順等王爺強臣;慈禧又如何施計害死慈安貴妃,獨攬大權,垂簾聽政;如何害死同治皇帝的皇後和光緒皇帝的皇妃,如何鎮壓了戊戌變法運動,使譚嗣同、康廣仁等六君子血染菜市口……總之,在唐昀的心目中,慈禧是一尊惡煞神,是一隻魔掌,遮蓋著大清帝國的藍天。可是,唐昀從未見過慈禧,如今她與慈禧隻有半尺之遙,自己又在扮演假慈禧的角色,真是離奇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