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暗救胡七入黃河水 明接皇駕取黃粱鎮(2 / 2)

直隸藩司周馥最怕皇族順路到祈雨山去燒香逛山,碰到流寇殺手有危險不說,最令人頭疼的是整個供應調度大亂特亂。

原來乘輿巡幸,擾民最甚。事先要籌劃周密,何處設行宮駐蹕,何處設尖站午膳,皆有算計。大致鑾輿一日隻行三四十裏,總在十五至二十裏的鎮甸上設尖站,道路稍長,中間歇一歇腳,略微用些茶點,名為茶尖。一切供應,事先早已預備妥當,即如劈站、宿站應備二十萬斤,茶站減辦,而尖站隻得一萬斤。如果因遊山拈香,多出半天路程,則宿站變為尖站,還不要緊,尖站變為宿站,臨時哪裏去覓一座行宮,更何處可以變出隨扈貴人的二三十座公館?

周馥是近午時分來到葛山下的行宮的,這個地方雖小,卻有乾隆年間所建的一座行宮,名氣甚大。唐朝盧生在此處曾做一夢,黃粱未熟,便已享盡富貴榮華。此處有座點化盧生的呂洞賓祠,祠西便是行宮。這座鎮因此故事得名“黃粱鎮”,黃粱一夢,萬緣皆空。此外這座鎮還有一個不吉利的名字叫“叢塚鎮”。當年秦兵攻邯鄲,殺人遍野,戰況慘烈,趙國一亡,寡婦倍增。為保衛邯鄲而死的壯丁,在城外掘坑埋葬,這雖是兩千多年前的故事,幾經滄桑,叢葬的遺跡早已湮沒,但一聽到這個鎮名,不覺使人毛發悚然,有與鬼為鄰之懼。

周馥快馬加鞭來到黃粱鎮行宮前,皇駕還未到,可是有一個顯赫人物先到了,周馥一看,竟是新任直隸總督袁世凱。袁世凱腦滿腸肥,滿麵春風,身穿一件嶄新的官袍,由幾個隨從護衛,威風凜凜地立於道路中央。

周馥連忙過去問候袁世凱。袁世凱原是山東巡撫,近日才任直隸總督,他未到任前由周馥暫行護理。袁世凱聽說皇駕已入直隸境內,特地趕來接駕。實際上袁世凱心懷鬼胎,他在1898年戊戌變法中因出賣維新黨人而贏得慈禧太後青睞,但光緒皇帝對他耿耿於懷,袁世凱是個慣使兩麵三刀的偽君子。在變法初期,他表麵支持變法,很有些慷慨激昂,取得了光緒皇帝的信任。當時袁世凱任天津小站北洋新軍的首領,手中握有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在變法風雨飄搖之際,光緒皇帝聽從譚嗣同的建議,臨危召袁世凱進京,讓他在榮祿於天津閱兵時,奉旨殺掉榮祿。袁世凱當時立即跑到天津向榮祿告密,出賣了光緒皇帝和維新黨人。榮祿迅疾來到京城頤和園慈禧寢宮,向慈禧全盤托出。慈禧大怒,當即來到皇宮,當時光緒皇帝還在睡覺,她扯開光緒的被子,叫道:“你真糊塗!沒有我的今天,還能有你的明天嗎?”隨後把光緒皇帝囚禁於中南海瀛台。以後,譚嗣同、康廣仁、楊銳、劉光弟、林旭等六君子在菜市口英勇就義。梁啟超倉皇逃到天津,後由日本使館人員掩護,東逃日本。當時康有為正在上海辦事,聞言也急忙逃往國外。自此,光緒皇帝與袁世凱結下仇怨。袁世凱深深明白:光緒皇帝存在一天,他的命運就在飄搖之中。慈禧太後雖是實權人物,但是年事已高,一時過世,光緒很可能執掌大權,那他說不定就要碎屍萬段,因此他一麵做好逃往國外的準備,一麵又千方百計加害於光緒皇帝。

袁世凱在兩年前皇族西遁途中,就已重金收買了清宮大內頭領秋千鶴,讓他在途中伺機殺害光緒皇帝,以絕後患。秋千鶴因礙於尹福、李瑞東等武術名家為光緒皇帝保駕,一直未有機會下手。後來雖然有了一個挨近光緒的機會,但被尹福發現,反而喪命。袁世凱謀害光緒的計劃破產。以後,袁世凱又想雇用新的殺手,但一時找不到合適人選。此時,皇駕從西安回京,已抵達直隸境內,袁世凱有些慌了手腳,於是帶著幾個心腹,親自來到這黃粱鎮迎駕,尋找將光緒置於死地的時機。可是周馥還認為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想取悅於慈禧太後,親自前來接駕,以表忠心。

周馥把擔心慈禧到葛山燒香一事對袁世凱講了,袁世凱想了一下說:“不要緊,到了尖站,你去找李總管,拜托他務必想個法子,打消此事。”

此時,隻見前麵黃塵滾滾,皇駕已徐徐而來。周馥看李蓮英扶著慈禧太後的轎杠經過大門,腳步放慢,在吆喝“小心”時,周馥在他的行裝下擺上拉了一把。

李蓮英低頭一看,恰好與周馥仰望的視線碰個正著,瞬間目語,便獲默契。李蓮英將身子橫著挪開一步,在門洞中等候,周馥等皇帝的轎子一過,隨即起身趕了過去。

李蓮英問:“什麼事?”

周馥愁眉苦臉地說:“聽說皇太後要上祈雨山拈香?這一來,可麻煩了。”

“這時候還逛什麼山?我不會讓你為難的,不過有一件事要問你。”

“什麼事?”周馥聽了,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