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文不問因果,立即自動自發地對上級的命令采取行動,全力以赴地把信送給加西亞時,我們不得不問:為什麼他做到了?為什麼困境在他麵前猶如紙老虎一般不堪一擊?隨著曆史的回放,我們終於明白,那隻是因為羅文勇於負責、敢於思考,於是他總能在困境中找到我們期待已久的那點亮光。
揭開“好運”的奧秘
機遇好比被你遺忘的物品,雖然你看不到它,它卻天天看到你,隻是看我們善不善於發現,能不能把握罷了。
眾所周知,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年中繼續存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有可能進一步深化。但是,在大環境艱難的情況下,並不代表我們自身麵臨的環境就將持續惡化下去。
人們常說“好運到,”這個“運”是何意?其實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所具備的條件,對人生理智設計及運作,這就是“運”的含義。如果這種選擇、設計和把握恰好跟上了時代的節奏,順應了市場的發展,那就是你的好運來了。
在我們一生中,機會像流星一樣極易逝去。它燃燒的時間雖然很短,卻往往能帶來巨大的能量。尤其是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也許隻有那麼一次小小的機會,就能讓我們大發其財,成為巨富。猶太人總是這樣相互鼓勵說:“試著去做一件自己早就想做但卻始終沒有勇氣去做的事,你會擁有煥然一新的人生。”
有一個人僅僅隻花了六年時間,就由一名窮困潦倒的失業青年變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百萬富翁,他就是美國人馬克·奧·哈德林先生。
哈德林先生描述說,在他25歲的時候,看了一本名叫《我是怎樣在業餘時間把1 000美元變成300萬的》的書,好像看到了一個輝煌世界。於是,他盡可能地了解有關投資和不動產的知識,一有機會便和從事房地產的朋友、親戚聊天,暗暗為自己定下目標:在30歲時成為百萬富翁。
有一天,一個房地產中間商激動地告訴他一個投資少、收益驚人的買賣:一所坐落在中產階級住宅區的現代式房子,維護良好,房況極佳,數一流建築。房主出價14500美元,由於某些原因,她必須在一月之內把房子賣掉。哈德林聽後很是動心。
經過還價,買賣雙方定為10000美元。盡管哈德林當時銀行存款不足500美元,但他覺得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即使萬一籌不到這筆錢,也不過要付給中間商100美元酬金而已。他毫不遲疑地和房主簽了約,返身直奔城裏最大的銀行,以借款的形式得到了10000美元,付給了房主。他又來到另一家銀行,以新購的房產作抵押,貸款10000美元還清了第一家銀行的借款。沒幾年,他的住戶又幫他還清了第二家銀行的貸款。就這樣,馬克·奧·哈德林先生很快成為百萬富翁,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在大多數人看來,所謂機遇是那種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其實不然。機遇好比被你遺忘的物品,雖然你看不到它,它卻天天看到你,隻是看我們善不善於發現,能不能把握罷了。在我們生活當中,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突發的事件,往往都能產生出無數的機遇。所以,要想成為富翁,就得把握機遇,千萬別放過身邊每一個可能發財的細節。
羅文精神:把信送給加西亞
工作需要自動自發,工作就是要付出努力,正是為了成就什麼我們才專注於什麼,並在那個方麵付出精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作不隻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超越我們的自身價值才去做的事情。
美西戰爭爆發之時,美國總統必須馬上與古巴的起義軍將領加西亞取得聯絡。加西亞在古巴的大山裏——沒有人知道他的確切位置。可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得到他的合作。
有什麼辦法呢·
有人對總統說:“如果有人能夠找到加西亞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是羅文。” 於是總統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將軍的信。至於羅文中尉如何拿了信,用油紙袋包裝好,上了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坐了4天的船到達古巴,再經過3個星期,徒步穿過這個危機四伏的島國,終於把那封信送給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想說的。
我要強調的重點是,美國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羅文,羅文接過信之後並沒有問:“他在什麼地方?”
像羅文中尉這樣的人,我們應該給他立塑像,放在所有的大學裏,以表彰他的精神。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從書本上學習來的知識,也不僅僅是他人的一些教誨,而是要鑄就一種精神:忠於上級,迅速地行動起來,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