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分解問題,危機可以各個擊破(1)(1 / 3)

當一個人無法將整塊牛排吞下去的時候,該怎麼辦?認為我們根本無法吃下那塊牛排嗎?當然不。我們會用工具,將牛排切成小塊,這樣我們就能順利進食,問題便得以解決了。以此類推,當危機擺在我們麵前時,將困難劃分為一個個小的階段性目標,繼而有針對性地去攻破,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了。

分解難題,化整為零

當工作中遇到較大的困難時,當距離工作目標尚較遙遠時,不妨采取將大目標進行分割的方式,將困難劃分為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具體目標,繼而有針對性地去攻破,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了。

經濟危機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無法想象的困難,但是,正所謂有鎖的存在,就一定有鑰匙的存在,與困難同時降臨的,還有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把問題比作牛排。當一個人無法將整塊牛排吞下去的時候,該怎麼辦?認為我們根本無法吃下那塊牛排嗎?當然不。我們會用工具,將牛排切成小塊,這樣我們就能順利進食。問題便得以解決了。

現實中的問題常常是錯綜複雜的,我們很難將問題一下完美解決。這時,我們就可以嚐試將一個大問題分割成不同的小問題,各個擊破。這樣遠比毫無頭緒地尋找一個最佳方案要實際和有用得多。

1983年,伯森·漢姆徒手攀壁,登上紐約的帝國大廈,在創造了吉尼斯紀錄的同時,也贏得了“蜘蛛人”的稱號。

美國恐高症康複聯席會得知這一消息,致電“蜘蛛人”漢姆,打算聘請他做康複協會的心理顧問,因為在美國有八萬多人患有恐高症,他們被這種疾病困擾著,有的甚至不敢站在一把椅子上換一隻燈泡。

伯森·漢姆接到聘書,打電話給聯席會主席諾曼斯,讓他查一查第1042號會員。這位會員很快被查了出來,他的名字叫伯森·漢姆。原來他們要聘做顧問的這位“蜘蛛人”,本身就是一位恐高症患者。

諾曼斯對此大為驚訝。一個站在一樓陽台上都心跳加快的人,竟然能徒手攀上四百多米高的大樓,這確實是個令人費解的謎,他決定親自去拜訪一下伯森·漢姆。諾曼斯來到費城郊外的伯森住所,這兒正在舉行一個慶祝會,十幾名記者正圍著一位老太太拍照采訪。原來伯森·漢姆94歲的曾祖母聽說漢姆創造了吉尼斯紀錄,特意從100公裏外的葛拉斯堡羅徒步趕來,她想以這一行動為漢姆的紀錄添彩。誰知這一異想天開的做法,無意間竟創造了一個耄耋老人徒步百公裏的世界紀錄。

《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問她,當你打算徒步而來的時候,你是否因年齡關係而動搖過?老太太精神矍鑠,說:“打算一氣兒跑100公裏也許需要勇氣,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隻要你走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一步再一步,100公裏也就走完了。”

我們也許沒有能力一次就取得一個大的成功,但我們可以積累無數個小成功。一個小成功並不能夠改變什麼,但無數的小成功加起來就可以讓我們成為巨人。

“分”是一種大智慧,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心理上的壓力,也能幫助我們將難解決的問題高效解決。

拿破侖·希爾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同樣是做房地產生意,傑克計劃向銀行貸款大約12000萬美元,而羅比則向銀行貸款11939萬美元。

最後,銀行貸款給羅比,而拒絕了傑克的貸款請求。

在銀行主任看來,羅比的預算具體且考慮很周到,說明羅比辦事仔細認真,成功的希望較大。

羅比是怎樣做到將預算計劃得如此詳細呢?羅比介紹了一種將目標逐一擊破的方法。利用這種方法,你可以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規劃:

假設你的工作計劃為5年,讓你的5年宏偉目標獲得成功的秘訣是化整為零,每天做一點能做到的事。

1.將你的目標分成5份。你把五年目標分成5份,變成5個一年目標,那你就可以確切地知道從現在到明年的此刻你必須完成的工作了。

2.將每年的目標分成12份。祝賀你,你將進一步有了每月的目標了。如果要落實你的五年計劃,你現在就更能清楚地了解從現在到下月的此時你應該完成什麼了。

3.將每月的目標分成4份。現在你可以知道下星期一早上必須著手做什麼了。同時,唯有如此,你才會毫不遲疑地去做自己該做的事,然後,繼續進行下一步。

4.將每周的目標分成5~7份。用哪個數字劃分,完全取決於你打算每周以幾天從事這項工作。如果喜歡一周工作7天,則分成7份;如果認為五天不錯,就分成5份。自動地選擇哪一種全靠你自己。但是,不論作何種選擇,結果都是一成不變的:為了成功,我今天必須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