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瑪麗卻不在乎這些,依舊和他老公過得有滋有味。她老公在一個醫院裏做護工,不是護士,雖然護工的工資不算高,但是也比瑪麗掙到的錢多不少。由於瑪麗的老公年紀大了,總是生病,所以他上班的時間就少了很多,於是家庭收入急轉直下,從一個小康之家,立刻淪落為窮人。
於是,瑪麗開始了她領救濟的生活。她告訴我,在她老公掙錢少的這一段時間裏,他們一家每個月都可以領到幾百美金的房屋補助,幾百美金多的現金和食品券,冬天還有暖氣補貼。各項加起來數目可觀,完全可以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開銷。要不是她經常下飯店,還能夠剩下不少錢。瑪麗平時開著一輛二手車,大約是花幾千美金買下來的,她住的房子也有不少補貼。
我問她,政府給的錢夠生活嗎?她很直率的告訴我,隻要不經常去吃飯店,收入可以完全足夠家裏的消費。看來美國的這群窮人,活的很滋潤,有些窮人即使不去工作,靠著政府的救濟,也會活的很舒服。由於美國的很多窮人不求上進,也沒有任何的心事,他們就抱著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態度,心安理得的領著政府的救濟,衣食不愁,小日子過得到很滋潤。
可是,這群享受高福利政策待遇的窮人,是對美國政府抱怨最多,對現實最不滿的群體之一。因為他們的社會地位低微,生活隻能說溫飽,孩子也難以享受高等教育。瑪麗就經常抱怨,認為政府給她的錢,數目還是少,要是再多給她一些錢,絕對可以活的更好。
瑪麗的生活,其實過得相當不錯了,也沒有什麼壓力,日子過得真正最艱辛,生活壓力最大的並不是窮人,而是占美國總人口80%左右的中產階級。
美國算是世界上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一個國家,中產階級的形成已有幾十年的曆史。但這幾年美國遭遇經濟危機,中產階級受創最重,連大學畢業的學生也成了掙紮的一代。美國的中產階級是最受力不討好的階級了,活的最累,交稅又多,整天為了工作東奔西跑,心力交瘁。
有錢的富豪不用為金錢發愁,所以活的非常輕鬆自在,而那些沒錢的窮人由於可以領到救濟,不求上進,所以也心安理得的活著。但是那些處於兩者之間的中產階級,日子可沒有這麼好過,不但在政府那裏拿不到任何的救濟和好處,而且還要交大量的稅。
他們都有事業,整天為了事業,為了前途拚命工作,生怕失去工作,淪落到靠政府供養的人,心力交瘁的活的很累,真不公平,但美國的法律就是這樣規定的。
美國中產階級的典型生活是這樣的,住在郊區,有1幢2間至4間臥室的花園房子(分期付款),兩個孩子,1隻狗,2部汽車(分期付款)。門前是修剪整齊的草坪。丈夫每天辛勤工作,妻子在家帶孩子做家務,拿薪水後馬上開出15張以上的支票付賬。
有人將這個田園式的美國夢簡化為五子,文憑本子,房子,車子,供孩子上大學,度假的票子,能過體麵的退休生活。而在現實生活中,美國中產階級要實現這個人生目標著實不易,很多人可能打拚一輩子也不一定達到。
對於今天處於中產階級,夫妻雙方工資為平均水平的家庭來說,若想晚年生活質量還能達到退休前的水準,那麼還需要有幾十萬美元的存款,從而得到足夠的利息,以補充其他方麵的支出。由於支出壓力巨大,美國的中產階級家庭很少有感覺自己是富有的,他們大多感覺都在艱辛忙碌地奔波,即便是一個家庭兩個人工作,有兩份收入,也可能會出現破產。特別是當出現一個人失業或欠債無法還清時,問題就會更嚴重,所住的房屋和車輛很快就會被法院查封拍賣。
在美國下層的中產階級,錢掙得沒富人多,繳稅一點都不少。所以經濟危機一來,他們隻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中產階級非常要麵子,也虛榮,要是哪天失業吃不上飯,會感覺自己沒有用處,被社會拋棄了,他們的孩子也不願意去吃救濟,因為覺得沒有麵子,不像美國窮人孩子那樣,反正沒有本事也就破罐子破摔,他們已經習慣領救濟而沒有愧疚的感覺了。
在美國,中產階級裏麵按社會地位也被分為四個階層。對於下層的中產階級而言,經濟危機一來,也就隻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中產階級的貧困化正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呼籲複興中產階級。
§§第二章 美國人是這樣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