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產階級被扼殺在搖籃中。在金融危機中,作為社會穩定基石的中產階級一族將首當其衝,遭受重創。中小企業家作為中產階級的主體遭受的損失將最為嚴重。在危機中,他們不僅蒙受物價上漲、本幣貶值的損失,而且他們苦心經營多年的企業在金融風暴引致的經濟危機中可能毀於一旦。金融危機不僅使中小企業家的利益受損,更為嚴重的後果是該群體失去了對國家金融係統的信任,而且形成一種抵觸情緒,這種連帶效應必將對一國經濟的長遠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麵影響。雖然這種消極影響尚不如其他問題(如銀行體製、債務問題)那麼明顯,但它對政府恢複經濟和建立正常經濟秩序產生了深遠的破壞作用,至少其中的消極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問題是:受到重創後的中產階級何時恢複元氣?下一次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中產階級將在什麼時候?沒有中產階級消費群的支撐,經濟恢複元氣又在什麼時候?在一個持續性經濟危機的國度裏,中產階級是難以生存和發展的。
金融危機以及嗣後相伴出現的經濟危機後的中國中產階級的形成將是一個漫長的曆史進程,這是因為:經濟全麵危機,生產持續性下滑,經濟長期在低穀中徘徊,這種態勢將直接抑製中小企業的生成環境。而由於危機導致的國家財政狀況十分拮據,政府麵臨許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困難,不可能對中小企業有較大的投資,盡管能夠維持但也隻是杯水車薪,根本談不上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能夠維持多久也令人擔憂。更重要的是,中產階級生成在危機後缺少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
4.信仰危機。信心危機不僅意味著銀行的擠兌現象,更意味著國人對政府的信任度將降到最低,政府支持率創下曆史新低。隨著危機後果的進一步加深,這一支持率還將更低。信任危機導致社會和國家鬆散尤力,伴隨而來的是政治危機、信心危機等其他危機。
5.社會衝突。危機將使發展進程暫時放緩,不斷增加的失業,貧富差距的擴大,腐敗以及已有的社會矛盾糾集到一起,會引起人民大眾的普遍的不滿,從而引發政治動亂。從社會尺度來說,危機的存在反映了社會整合的缺乏。一向以來對於社會危機的低估,也將導致政府忽梘對突發社會問題的審視和采取的相應的應急措施。
6.社會非穩定。原本是金融和經濟的危機,可能迅速演變為政治危機,從而大大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性。中國政治體製的脆弱性加深了這種社會的非穩態性。所謂政治危機主要是指社會出現了大規模的社會不滿、騷動,甚至動亂。高層也可能發生公開分裂。政局動蕩一直將在危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並成為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7.國際對抗。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將乘人之危實施其反華倒共之目的,許多原來被擱置的邊界問題也將再次成為衝突焦點,台獨分子、國內離心分子以及恐怖分子,都將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將這趟渾水攪得更渾。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出現的局麵不是不可能在中國重演的。在國際問題方麵,出現危機意味著可能發生諸如“台海”、中日,中印之間的開戰,美國更將為了它的全球戰略利益而在戰爭中站在中國的敵對麵。
8.價值觀和道德規範層麵危機。經過一切的危機“浩劫”,原有的價值觀體係被徹底摧毀,新的價值觀體係尚未形成。在危機狀態下,建立法製和民主製度變得更加困難,更加遙不可及,腐敗犯罪更加猖獗。社會風氣和道德規範的重建成為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最後,上述危機的種種後果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持續期的長短是以政府高層是否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扭轉危局以及國內外經濟政治形勢的好轉作為先決條件的。而如果我們對世界經濟情勢的分析正確的話,那麼,在這個危局的節骨眼上,由世界資產價格狂漲引發的世界性全麵危機,將使中國危局雪上加霜。
總之,金融危機對中國來說是不能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