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駿:《我們的學科不再年輕,正在走向成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年2期
朱曉進:《近年來青年魯迅研究學者的研究趨向》,《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年2期
錢理群、王得後:《魯迅小說全編·序言》,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李繼凱:《中國新時期文學比較研究概觀》,《湘潭大學學報》1995年5期
王澤龍:《中國現代主義詩潮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龍泉明:《意義與成效》,《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3期
呂家鄉:《建國後中國新詩研究綜述》,《山東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2期
李繼凱:《中國新時期文學比較研究概觀》,《新華文摘》1996年2期
秦川:《扭不斷的鄉土情結——話郭沫若與鄉土文化》,《郭沫若學刊》1996年4期
羅振亞:《中國三十年代現代派詩歌研究》,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劉增傑:《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研究透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韓雲波:《五代西蜀詞題材處理的地域文化論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4期
陳仲義:《遍野散見卻有待深掘的高品位富礦——新古典詩學論》,《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1期
周曉風:《詩體的流變與新詩的曆程》,《重慶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2期
何雲貴:《近年來(傷逝)研究綜述》,《魯迅研究月刊》1997年9期
章亞昕:《“向外轉”:近期詩學大趨勢》,《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3期
金素賢:《穆旦詩歌的性格》,《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7年4期
藍勇:《西南曆史文化地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劉灌楠:《(雨巷):“丁香”姑娘的藝術價值》,《海南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2期
邢亞彬:《略論穆旦詩歌的先鋒性》,《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2期
李繼凱:《文學與地域文化》,《民族藝術》1998年4期
錢理群、吳福輝、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陸耀東:《現代文學沉思錄·序》,《現代文學沉思錄》,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劉納:《嬗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王泉根:《98重慶“吳宓學術研討會”綜述》,《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6期
山鷹:《川康邊地眾生圖——周文小說悲劇意蘊探究》,《重慶三峽學院學報》1998年2期
龍泉明:《中國新詩流變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
孫玉石:《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劉增傑:《略論文學的地域文化研究》,《中外詩歌研究》1999年4期
陳世鬆:《天下四川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冉雲飛:《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謝向紅:《新詩文體建設的四大誤區》,《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1期
江弱水:《卞之琳詩藝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何西來:《關於文學的地域文化研究的思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1期
金聲、謝應光、趙麗玲:《中國新詩發展的反思與探求》,《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3期
徐其超:《地域文學的地域文化闡釋》,《四川日報》2000年2月22日
王吉鵬、於九濤、荊亞平:《魯迅民族性的定位》,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彭國慶:《論卞之琳詩歌意境中的傳統意蘊》,《廣西社會科學》2000年4期
巫小黎:《共和國成立以後的李金發研究》,《嘉應大學學報》2000年5期
段從學:《跋涉在荒野中的靈魂——穆旦與魯迅之比較兼及新文學的現代性問題》,《魯迅研究月刊》2000年6期
汪雲霞:《文學史寫作的焦慮與期待——中國現代文學史編撰研討會綜述》,《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3期
巫小黎:《李金發研究述評——紀念李金發誕辰一百周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4期
範藻:《抖落鉛華見精神——宗白華(流雲)小詩與中國古典詩歌傳統》,《達縣師專學報》2000年1期
劉靜:《卞之琳詩歌藝術淺論》,《東嶽論叢》2000年3期
朱崇科:《曆史重寫中的主體介入——以魯迅、劉以鬯、陶然的“故事新編”為個案進行比較》,《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3期
張福貴、孔朝蓬:《現代化之路:在曆史與未來之間反思——“20世紀中國文學現代性問題”學術研討會述評》,《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1期
湯學智:《90年代文學理論批評走向考察》,《文藝評論》2000年3期
徐其超:《四川新時期: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回眸》,《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6期
賈振勇:《娜拉出走:現代性的女性神話——魯迅小說《傷逝》再詮釋》,《魯迅研究月刊》2001年3期
王攸欣:《1998~1999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述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1期
談鳳霞:《徐誌摩比較研究述評》,《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2期
張賀敏:《學衡派與吳宓研究70年》,《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3期
陳林:《穆旦研究綜述》,《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2期
謝向紅:《自由詩的自由與法度——論艾青中後期詩歌的格律化傾向》,《鎮江師專學報》2001年2期
劉勇、李春雨:《郭沫若研究述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4期
馬自力:《近年來文學研究的主要特點及值得注意的動向》,《湖北大學學報》2001年4期
羅振亞:《何其芳(預言)的情思空間與藝術殊相》,《江漢論壇》2001年9期
劉增人:《論魯迅的人格範型(二)》,《魯迅研究月刊》2001年10期
張賀敏:《學衡派研究述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4期
段從學:《李怡:方法與精神》,《涪陵師專學報》2001年3期
張桃洲:《“中國現代文學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文學評論》2001年6期
小客:《“中國現代文學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學術月刊》2001年9期
秦弓:《論五四時期的傳統文學觀》,《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6期
李本東:《重慶複旦大學的校園文學活動考略》,《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4期
秦弓:《2000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狀況及趨勢》,《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1期
劉繼業:《新時期穆旦研究述評》,《雲夢學刊》2002年1期
§§後記
這是我的第二本論文結集,因為我們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點與西南師範大學出版基金的支持,今天有機會出版。集中主要收錄了我1988~2002年間發表在一些學術刊物上的論述,除《魯迅人生體驗中的(故事新編)》一文為了保持研究對象的完整性而再次收入外,其他收文皆與我的第一本論文集《現代:繁複的中國旋律》不同。
但是,關注“現代”中國文學的“現代意義”,卻是我這些論文共同的思路,於是,我將之定名為《閱瀆現代》,以便與前一本論文集構成某種自我呼應的關係。
關於這些論文的思考和寫作情況,我已經在書前的“小引”裏有所交代,這裏就不再噦嗦了,因為十多年的思想和選擇也在變化發展,所以文章多少也有點良莠不齊,不過自己的東西總得自己負責,這樣我就“坦然”地將它們一並收錄了。
回顧十多年的學術曆程,我覺得除了自己的師長,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三方麵的朋友:一是書店的老板,二是圖書館的管理員,三是期刊雜誌及出版機構的“同道”。
記得哪一位學者曾經說過,大概是我們這樣注定了終身與書作伴、以書為生的人,才能真切地體味和珍惜著一切“與書結緣”的人際友情。書店的老板和圖書館的管理員與我們有著天然的親和力,重慶萬聖書園、北京萬聖書園、盛世書店、琉璃廠中國書店、燈市口中國書店、隆福寺中國書店、新街口中國書店、潘家園、蘇州古籍書店……這些親切的名字背後是多少溫馨的記憶。中國現代文學館資料室、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資料室、西南師範大學圖書館、西南師範大學中文係資料室……值得我們珍惜的友誼又有多少!
在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人倫社會裏,我們往往容易將一切的成績都認定為“關係”的結果。今天,我真的弄不清這樣的“原則”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究竟占據了多大的比例,(天知道,我們今天的人倫道德正在向什麼方向“突轉”!)也實在難以估計這樣的“經驗”對於比我們更年輕的正在瀆書成長的一代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然而,我還是想說,雖然我們同樣珍視周遭的友情,(在這個孤獨的世界上!)但是將精神形態的追求過多地混同於人與人之間的糾纏,這究竟有多大的合理性?至少,在我個人的學術道路上,深深地感悟到了還有那麼一批默默無聞、醉心於學術工作的人們,從學術事業本身獲得精神的快樂大概才是他們的最高享受!現在,我每周都要收到好幾封來自各種“顯赫”機構的“稿件入選”、“論文獲獎”的通知書,漂亮的通知絲毫不能掩蓋那利欲熏心的“策劃”。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想起我們學界那些可愛可敬的編輯,《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月刊》、《郭沫若學刊》、《名作欣賞》、《中州學刊》……還有湖南教育出版社、重慶出版社、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等等,其中的半數以上的編輯我都還未曾謀麵,其他已經認識的也多半是先有“文字之交”,以後才有緣偶遇,這真是典型的“神交”。對比起“新近”出現的那些以“策劃”經濟收入為專職的“編輯”來說,他們所追求的東西就太“精神”和太“理想”了!在中國的今天,當“策劃”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的“關鍵詞”,甚至人本身也常常處於“策劃”和“被策劃”的時候,這樣的“精神”和“理想”無疑是寶貴的。
讓我們都來愛護這樣的“精神”和“理想”,至少也讓它保持得稍微長久一點。
李怡
2002年4月於北京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