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怎樣與領導辦事(4)(1 / 2)

1.在“理”上激發領導的“責任心”

人在生存過程中最重要的兩件大事,一是成家,二是立業。客觀上講,一個人無論他的覺悟有多高,品德有多麼優秀,也不可能不顧一切地撲在工作上的,他的家庭的大事小情,必然要牽涉到他的工作狀態,他在家庭中的喜怒哀樂,必然要對他的工作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很少有領導不懂得這個道理,不知道這個影響,所以會管理的領導,善於體貼下屬的領導,不僅是一個單位的管理者,還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職工們的寒暖饑飽都在他“思”、“想”範圍之內。所以,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可以抓住生活與工作“唇齒相依”的客觀實際,去激發領導心甘情願地幫助員工解決生活上的“後顧之憂”,讓領導感受到幫助員工解決私事是他的責任。

鉗工老李是車間技術高超的技師,可是,他的老伴生病了,臥床不起。兒女們都在外地工作,脫不開身,無奈伺候老伴的飲食起居就落到了老李身上。

怎奈老李平常大男人當慣了,不會做飯,對病人的照顧也缺乏細致周到,而且,三天兩頭的遲到、早退也影響到了工作。

老李意識到,老伴的病一時半會好不了,自己這樣忙裏忙外,時間長了,可能會落得個“豬八戒照鏡子”,家裏老伴和單位領導對自己都不滿意。於是,他想請領導幫忙解決。老李走進了主任室,愁眉不展地對主任說出了實情。末了他說:“我老伴能起床可能還得個十天半個月的,我這樣長期下去,非把工作耽誤不可。你也知道,現在鉗工活很多,其他人的技術都沒我好,產品的質量和效率都不如我,時間一長,我怕客戶不滿意,那不影響到咱們廠的聲譽和效益啊,我實在是不想耽誤。”

主任看著老李那付厚道誠實的臉,稍微思考了一下,說:“老李,我也希望你不耽誤工作,你對鉗工活質量的保證確實很重要。這樣吧,我明天派一個年歲大一點的勤雜女工,到你家暫時做一段保姆,一直照顧到你老伴病好為止,工資由廠裏給她付,你看這樣可以吧?”

這種安排正是老李所願望的,他展露笑容,一抱拳對主任說:“那太謝謝你了,主任,你放心,我會把工作做得更好,讓你滿意。”

老李之所以很順利很滿意地求領導辦事成功,其秘訣就在於老李把生活之憂與工作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以自己對工作的責任心激起了領導對工作的責任心,使他感到老李的私事已經成了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才有了這樣一個兩全其美的安排。

由此可見,求領導辦私事,盡量要把自己的私事與工作聯係在一起,使領導感覺到,他幫助你,是在解決工作上的難題,這樣,他就會給你帶去“春天般的溫暖”。

2.在“情”上激發領導的“同情心”

下屬之所以找領導幫助,是因為在生存上出現了困難,如經濟困難、住房困難、子女再就業困難等等,找上級辦事,說穿了無非是托他們幫助解決這些“困難”。要想把事情辦成,最好的方法就是如何把這些苦衷通情達理、不卑不亢和牽腸動肚地吐出來,使上級感同身受,從而產生對你的同情心,最終幫助你把懇求辦的事情辦好。

市開發公司新竣工了一幢職工宿舍,按照小黃的級別和工齡,他是分不到新房子的,但小黃確實有許多具體困難:自己和愛人、小孩擠在一間十平米的房裏,倒也還湊合,可鄉下的父母親來了,就不方便了。小黃隻好去找上司,一開口就說:“紀主任,如果您單位有人把年老體弱的父母丟在一邊不管,您認為該不該?”

“當然不該!是誰這樣做?這還是人養的嗎?”上司一臉的義憤。

“紀主任,這個人就是我。”小黃垂著頭,無可奈何地說。

“你為什麼這樣做?平時我是怎麼教育你們的,要你們要尊老愛幼,你竟……”

小黃聽愛嗦的領導說完,才緩緩開口說道:“常言說養兒防老,我父母就我姐弟倆。姐姐出嫁了,條件也不好,況且,在我們鄉下,有兒子的父母,沒有理由要女兒女婿養老送終,這是會被人恥笑的,除非他的兒子是個白癡,可我不是白癡,我是大學生,又分在咱們這樣一個響當當的單位,在您這位能幹、有威信的領導手下工作。一輩子含辛茹苦的農村父母,培養一個大學生多不容易呀,鄉親們都說我父母有福分,今後有享不盡的福。可是我現在,一家三口住一間平房,父母親來了,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想把父母接到城裏來,自己又沒有條件,不接來,把兩個年老體弱的老人丟棄在鄉下,我心裏時常像刀割般難受。不說給他們好吃好穿的,他們病了,連個端口水的人都沒有。我這心裏,一想起我可憐的父母……”小黃說到這裏,落下了傷心的淚水。

“小黃,可你的條件不夠……”主任猶豫著說。

“我知道我條件不夠,我也不好強求主任分給我房子。如果主任體恤我那年老多病的父母,分給我一間半間的,我們一家老小都將感激不盡。我也沒有多高的要求,我父母來了,有個遮風的地方就行了。如果主任實在為難,我也不勉強,我明天就回鄉下去,把我父母送到敬老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