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沉默不語。
小黃知道主任在動搖,於是又趁熱打鐵地說道:“我把父母送敬老院,在鄉人眼裏必將落下不孝的罪名,隻是,我擔心有人會說您的閑話,說您不體恤下情,說您領導的單位,職工連父母都養不活。你是市人民代表,那些閑話有損您的威信的。”
“小黃,你不要說了,我盡量給你想辦法。”
“真的?主任您向來是一言九鼎的。”
“你小子,少給我戴高帽子,忙你的正事去吧!”
“遵命!”
當小黃拿到兩居室的鑰匙時,高興得一蹦八丈高。
由此可見,要引起上級同情,必須了解上級的人生經曆,從上級曾經切身感受過的事情入手,在人之常情上下功夫,把自己所麵臨的困難說得在情在理,令人痛惜惋惜。所以,越是給自己帶來遺憾和痛苦的地方,則越是應該大加渲染,這樣,上級才願意以拯救苦難的姿態伸出手來幫助你辦事,讓你終生對他感恩戴德。而他也因為自己的公正之心、慈悲之心和仁愛之心產生一種偉大的濟世之感。
要引起上級同情,還必須了解上級的心意,了解他平時愛好什麼,讚揚什麼,又憤慨什麼,了解他的情感傾向和對事物善惡清濁的評判標準。上級的同情心有時是誘出來的,有時是激出來的。如果上級對某個下屬有成見,認為他水平很差,那麼這個下屬若引起上級的同情,可能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了。
3.托領導辦事應把握時機和火候
請領導托辦私事時,應看準時機和把握火候,最好先向他的秘書打聽一下,他的心情好不好,如果他的心情不佳,就不要找他;工作繁忙時,不要找他;如果吃飯時間已到,也不要找他;休假前和度假剛返回時,也不要找他。
因為在這些時間,你同他談與工作不相幹的問題,他多半會拒絕。凡他拒絕的事你若再提起,隻會增加不愉快,還會給上司留下一個難纏的印象。
運輸公司的許華民,兩口子都是普通工人,也沒有什麼體麵的親戚,平時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低人一等的感受。可這段時間,兩口子為兒子的升學問題愁眉苦臉。有人給他出點子,要他找經理。不愛求人的許華民隻好硬著頭皮去找經理。經理剛處理完公事,同幾個下屬在聊天,許華民算是逮了個好時機。
“經理,我實在是沒有辦法,隻好來求您了。公司裏許多人都給我出點子,說隻有您能幫我解脫困境。”許華民首先把公司裏同事抬出來,給他戴高帽。
經理果然很受用,和顏悅色地問道:“說吧,什麼事?”
“我兒子初中畢業想進三中,可是沒有關係,分數夠了也難進,進不了三中,今後考大學就成問題了。經理您麵子大,認識的體麵人物多,經理一句話,比我去四處磕頭還管用。”
“就這事?這件小事好辦。”經理大包大攬地說。
“經理,真是謝謝您了。您真是個痛快人,我們一家人永遠都記著你的恩德。”
“嗯,這點小事謝什麼嗎,要真謝,就讓你兒子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北大、清華,哈哈哈……”
“考上北大、清華,一定找你這個大恩人喝酒。”
不用說,老許的兒子順利地進了三中。
4.托領導辦事應把握分寸
俗話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托領導辦事一定要看事情是不是直接涉及自身利益,如果是,則領導無論是從對你個人還是關心單位職工利益的角度,都認為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樣的事領導願意辦,辦起來也覺得名正言順。
比如,愛人調動工作,你通過別的關係可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難以辦成,如果托單位領導辦,領導覺得你看重他,又可以為單位職工解決困難,辦起來也許格外賣力。有時,這樣的事你不找領導,領導反而會產生你看不起他的想法。
但你一定不能因此而產生領導喜歡幫你辦事的想法,如果不管七大姑八大姨的事你都攬過來去托領導辦,不但領導不會答應,而且還會認為你太多事,影響你在領導心目中的形象。
托領導辦事還要掌握好“度”,不要雞毛蒜皮的事都去托領導,這樣,領導隻會覺得你這個人不知深淺。比如,你家裏需要買一個冰箱,如果托領導去說一下,可能會打點折便宜幾百元錢,但這類的小事千萬不要去托領導辦,因為這類事顯不出領導的辦事能力,又貶低了自己,得不償失。
大事與小事的區別在什麼地方,要隨你的單位性質和領導的層次而定,凡事有一個“度”,掌握好這個“度”,也是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