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英雄1(2 / 2)

《退伍軍人亞強》是一篇極具批判意味的作品。它是一個沉甸甸的、發人深思的悲劇故事,可是結尾卻閃爍了了光明。年輕的退伍軍人亞強回鄉以後,除了種地,常年堅持做兩件事--掃大街和為五保戶擔水。日複一日,亞強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為村裏做好事,卻遭到了村人的嘲笑。蒙昧而自私的人們說,這小子當了六年兵當傻了,天天掃大街。甚至外村也有人來看稀罕。對象找不著,亞強妹妹想給哥換個媳婦,他死活不同意。於是,大家認定他腦子受了刺激,竟然連哄帶騙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麵對著愚昧而強大的世俗壓力,亞強的苦悶與誰訴說呢?他偷跑出去找到了在部隊時的戰友——老班長鬱國安,倆人一見麵就抱頭痛苦,原來老班長也曾被送進過精神病院!亞強的悲劇命運給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極為沉重的命題--究竟是誰有病?思格斯說:“我理解的悲劇衝突是曆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不可能實現的之間的衝突,這就是悲劇性。”亞強在部隊六年,和老班長一樣具備了高尚的人格和無私奉獻的可貴素質。他倆都是雷鋒班出來的戰士。回到貧窮落後的家鄉,他們的人格猶如泰山青鬆,天天做好事做貢獻,卻招到非議和嘲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難道是一種正常健康的現象嗎?難道不是民族性格的極大缺陷嗎?這篇小小說所呈現的批判力度是非常少見的,這種批判精神應該是支撐小小說創作的時代精神。也許是出於對退伍戰友的深摯感情,作者最後給這篇小小說安上了光明的尾巴:亞強和老班長一起到山東壽光學會了大棚種菜,掙了錢娶上了媳婦,並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這個結尾從感情上說再好不過,從理智上說減弱了作品的深刻性。

長期以來,由於軍人的流動性強,專門從事軍旅小小說創作的隊伍一直不太穩定,王培靜堅持立足火熱軍營生活,為塑造當代軍人形象作出了可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