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即席發言時的說話水平(1)(1 / 3)

第一節處處留心,選準話題

領導者無論出席什麼會議,參加什麼活動,都有隨時講話的機會,應該處處留心,全神貫注。及時了解和掌握會議和活動的主題,議程安排,參加人員;認真聽取其他領導的講話或發言,明確他們的思想和觀點,並作認真思考。可以設想,如果讓自己即席講話,自己準備講些什麼。有了這種警覺和思想準備,作即席講話時,就會心中有數,不至於心慌意亂,臨時抱佛腳。

有了思想準備,隻是即席講話的基礎。一旦真的請你講話,你還必須迅速找一個話題。選擇話題很重要,有人說,恰當的話題是即席講話成功的一半。選擇合適的話題,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選擇與會議主題有密切關係的話題

任何會議和活動都有自己的主題。所以任何講話、發言和討論都應緊扣這個主題,否則就會跑題,幹擾會議方向。比如在企業技術改造會議上,你大講特講企業管理、企業文化,不免有點離題。聽眾也會覺得你思維有問題。如果你能緊扣企業技術改造,選擇一個好的角度切入,發表獨特、精辟的見解,定會得到聽眾稱讚。

二、選擇自己熟悉的話題

圍繞自己熟悉和體會比較深的話題講話,能夠有效地消除緊張情緒,打開思路,激發講話欲望,同時也能夠準確表達你的思想和觀點,容易談出深度、談出新意,隻有這樣才能吸引聽眾、打動聽眾。千萬不能單純為了求新、求奇,選擇那些自己還沒搞懂的話題,更不能冒充內行,亂說一通。否則,要麼不能自圓其說,中途卡殼,講不下去,草草收場;要麼破綻百出,班門弄斧,貽笑大方。尤其在一些重要場合,引出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話題後,會難以收場,置自己於非常被動、尷尬的境地,影響自身形象。

三、選擇能吸引和打動聽眾的話題

講話是讓人聽的,你講得效果如何,水平高低,關鍵是看聽眾的反應。

聽眾的反應是衡量講話是否成功的標準。因此,選擇話題首先要考慮聽眾是否關心,是否願意聽。如果聽眾對此不感興趣,盡管你津津樂道、口幹舌燥,也沒人聽,白白浪費唇舌。即席講話要盡量選那些與聽眾關係密切、聽眾熟悉、有一定新意、能給人以啟發的內容作為話題。但應注意,吸引人的話題並非奇聞軼事或深奧的哲理。

四、選擇有獨到之處的話題

這一點很重要,衡量講話講得好不好,有沒有水平,關鍵是看有沒有新意,有沒有新話,有沒有獨到之處。如果老生常談,把眾所周知的事情、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喋喋不休地講個沒完,就沒有多少意思,聽眾也會感到厭煩。因此,要在仔細觀察現場、體會氣氛、知己知彼的基礎上確定一個好的話題。切忌把別人說過的話題拿來再說,力戒雷同,追求新意。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轉換角度,提高層次,另辟蹊徑。要從思想上站在圈外,縱觀全局,仔細觀察,再作決定。若先說,就要出奇製勝,先聲奪人;若後講,也要後發製人,道別人之未道,方顯獨到。至於先說還是後說,要根據現場而定。

總之,要選擇一個適當角度、最佳時機來展示自己。

五、選擇符合語言環境的話題

語言環境是指講話時的現實環境,即時間、地點、人物和背景。講話要看對象、看場合。俗話說:“見什麼人講什麼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話題要根據聽眾的職業特點、文化程度、思想水準、性別年齡、處境心情而確定。

如對工人和對農民要有區別,對領導幹部和對一般群眾要有區別;在城市和在農村要有區別,在工廠和在學校要有區別;喜慶場合與嚴肅場合要有區別等。

第二節迅速構思,組織材料

話題確定之後,如何緊扣話題展開闡述,把話說透,需要迅速做好兩方麵的準備:一是在頭腦中迅速構思,形成講話的框架,二是圍繞框架抓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