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即席發言時的說話水平(1)(2 / 3)

迅速思索,擬定提綱。即席講話準備的時間雖然不多,但是無論如何,也應圍繞話題,迅速在腦海中構思一個簡單的講話提綱。開頭怎麼開,講什麼;主體部分,講幾個觀點,把觀點概括好,用關鍵詞、關鍵句把它列出來;結尾怎麼結,有點、有線、有骨架,一篇簡單講話的提綱就有了。

圍繞講話提綱,在有限的時間內,抓緊打一個腹稿。如果講起來方寸不亂,從容發揮,沒有明顯的語病,這篇即席講話就算成功了。打好腹稿,應從以下三點入手:

一、對講話內容進行高度概括

對於訓練有素和有經驗的發言者來說,在講話前的短暫時間內,就能根據現場的情況確定講話的中心內容,以及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對於經驗不足的領導者來說,講前可將內容高度濃縮,進行要點提示,以免遺漏。比如在本單位體育比賽發獎會上作即席講話,其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向獲獎的集體和個人表示祝賀,向教練員、工作人員表示感謝;二是要說明舉辦這項活動的意義;三是號召向運動員學習;四是希望今後繼續舉辦。根據這些內容,我們可以用“祝賀”、“感謝”、“意義”、“學習”、“希望”等詞來對講話內容進行抽象概括,作為講話主幹,屆時進行發揮。

二、提煉好觀點

觀點是用來論證話題的,是為話題服務的。觀點要正確、鮮明、集中。

與話題無關的觀點,會使講話跑題;與話題相悖的觀點,會使講話自相矛盾。

觀點是即席講話的核心,應貫穿於講話的始終,在講話中起著綱領性作用。

觀點要相對集中,與話題無關或關係不大的不講;在所要表達的幾個觀點中,要有先後之分、主次之別,抓住主要觀點講深講透。

三、組織好句群

句群也叫句組,是一篇講話的基礎。一個句群有一個明確的意思,稱為“意核”,它可以使幾句話連結成句群。如果我們準備幾個“意核”,發揮成句群,即席講話的腹稿也就出來了。即席講話前可先想好幾個“意核”。假若你被邀請參加一個企業改革工作會並作即席講話,你就可以稍加思索,列出一組“意核”:①這次會議很重要。②會議有幾個特點。③突出抓好幾個環節:要下大氣力抓好企業產權製度改革;要切實加大管理力度;要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要切實抓好技術改造。④切實抓好落實。然後從容不迫地邊想邊說。有的講話可分成幾大段,每段又分幾條,每條定幾個“意核”。

圍繞這些“意核”展開,補充、聯想、舉例。這樣可以使即席講話有條不紊。

美國公共演講問題專家理查德曾推薦了一個精選腹稿結構模式。他認為即席演講應分為四個步驟進行。

①喂,喂!這兩個“喂”的意思是,必須首先激起聽眾對你演講內容的濃厚興趣。他主張開口直接用生動典型的事例畫龍點睛,道出主題。

②為什麼要費這個口舌?這部分應向聽眾講明為什麼要聽你的演講,演講的內容要使聽眾感到有直接的利害關係,產生緊迫感。這樣就易於吸引聽眾。

③舉例。若想把論點形象、簡潔地印入聽眾的腦底就必須舉例。生動的事實列舉,不但能深化記憶,激發興趣,而且也能開拓主題。

④怎麼辦?這是最後一步。在這一步,一定要告訴聽眾你談了大半天是想讓大家做些什麼,最好講得具體一點。

當確定了講什麼,並構思出了講話腹稿後,關鍵是迅速抓取材料。講話離不開材料,材料是講話的基礎,有了材料才有話可說,觀點才有寄托,講起來才能得心應口。沒有足夠的材料,腦子裏一片空白,就會詞不達意,言之無物,語焉不詳。凡是講話水平比較高的人,大都是知識麵比較寬,對情況比較熟,掌握材料比較多的。

即席講話無法在事先作充分準備,完全依靠隨機應變。當即抓取材料,不外乎兩個方麵:一是講話者平時的知識積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材料作為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因此,要注意選擇那些能夠反映觀點、支持觀點、論證觀點的材料。隻有這樣的材料,才能與觀點有機統一,使觀點更加形象,更加有說服力。有的領導者在即席講話時,對引用的材料,往往不加鑒別、不加選擇,不管對觀點有用無用,順嘴就說,使材料與觀點不大相向,廢話過多,說服力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