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你吃過姑娘嗎?如果沒,我建議你嚐一下這人間美味!
小時候,我吃過一種野生的果子,小的叫天泡子,大的叫洋天泡子。小的像珍珠,大的則像葡萄那麼的,天泡子是青的,成熟後,會變黃,裏麵是像番茄汁一樣的東西,有籽,小小的白色顆粒,小如魚子,也像番茄籽。
一般小的不怎麼甜,我們迷戀的是大的,洋天泡子,絕對的美味。在秋天,割芝麻,收大豆的時候,會有這種水果,我們滿地裏找,有時候都會忘記幹活。媽媽若看見,也會幫我們摘下。有時,媽媽從田裏回來,掏出她摘的洋天泡子(就像趕集回來買回水果糖果一樣,是一種愛的表現),我們仿佛得到了獎賞,吃得不亦樂乎。
可惜,這種小果子太過平凡,幾乎沒有見過記載。2008年,有個朋友帶回一袋子小水果給我,她說,東北特產,俗名叫姑娘。我很震驚,這不就是我老家的洋天泡子嗎?不過比我家的更大更甜了點!但,真的就是一個品種,感覺不會錯。不過,因為我家的那種小果子到底是野生的,也沒有和朋友核實,到底是不是同一物種。
撕開姑娘的外殼,裏麵就是晶瑩的“綠球”了。甜蜜多汁,甜中有微酸,關鍵是很純淨,很可愛,我吃了好多,也送了一些給朋友,拿給我心儀的女生,她卻不怎麼感冒,還是被我吃完了。
在深圳,也看見過兩三次,但卻寫著“燈籠果”。一直想買,但身邊人不讓,也就沒買。前幾天,看一個留學生的博客裏有姑娘的照片,她叫它姑鳥兒,真是好聽的名字。隨即來了興趣,趕緊百度,發現論壇和豆瓣裏,都有人提到,是它無疑了。百度說——姑娘兒是東北的一種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酸漿。成熟的果實為紐扣大小的球狀黃色漿果,果皮薄而韌,果肉甘甜,內藏很多細小的種子,但不妨礙食用……原來這樣。
我想著,真是好溫柔的名字,問了那個朋友,她說東北話好像是寫作姑娘,那就姑娘吧。百度說,“姑娘”的果實外麵包裹著一層纖維質口袋,植物學稱其為囊狀花萼。冬天,山裏經霜凍後的姑娘,遠遠望去有如一串串火紅的小燈籠,在晨霜或初雪映襯下搖曳生輝,皮還能衝水喝,可以去火,真是意料不到!
啊,姑娘,姑鳥兒,燈籠,原來全都是貼切的名字。回顧一下,08年送我姑娘的是個東北姑娘,導遊,支過教,做過奧運火炬手,那時單身的我們曾互相扶持,如今,各自都找到了幸福,想起姑娘,也想起了送我姑娘的她……親愛的朋友,你吃過姑娘嗎?如果沒有,我建議你嚐一下這人間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