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遇見美食,我都會想與她分享,有人和我一起吃,才能體會到雙倍的快樂。因此,我想一直分享下去!
在我的故鄉,有一種比較容易栽種的植物,俗稱“牙不秸”。我並沒有詳細研究過,也不知道它的學名是什麼。單是小時候聽人這麼叫,我也就跟著叫了。
這“牙不秸”也不是我家鄉出產的。因為,我家鄉是阜陽的潁上縣,“牙不秸”卻長在阜陽的潁州區。那個地方離我家有十幾裏路,隔著一條河——大概從河南蜿蜒而來,那邊是沙土,我們家鄉是黃土,兩種土質就決定了這“牙不秸”在河那邊很旺盛,在河這邊幾乎沒有。
我的對於“牙不秸”的記憶也是很少的。小時候,舅媽會到我們鎮的集市賣東西,會順便帶來三四捆“牙不秸”。這是一種很特別的事,要知道不是每個家庭都跟河對岸有親戚來往,而沒有親戚的就很少有機會吃到“牙不秸”,這至少可以算我少年時的一個小小特權吧。
“牙不秸”長什麼樣?去我舅媽家的時候也是見過的。那是暑假,它們像玉米一樣那麼高那麼壯,很有高粱的風骨,但顯然又沒有高粱的高和細。至於“牙不秸”的栽種,據說也是埋到地裏的,一節一節,發芽,這是我聽說的,並沒親見過,不過,我至少見過藏在窖裏的冬天的“牙不秸”,度過嚴寒,可以在冬天繼續賣,可以留到來年春天,剁成節,埋於地下,展開一個新的生命。
“牙不秸”在冬天吃最有味道。那時候天氣幹而冷,有大雪天吃蘿卜和生紅薯的那種舒爽和愜意。但媽媽總不讓我多吃,說是太涼了怕咳嗽,我至今不知道這是否有科學依據,但在鍋裏煮了熱了再吃,也是常有的。
如今回想起來,可能最愜意的還是大冬天和小夥伴們吃“牙不秸”享;或者在春天,和小夥伴們去原野挖草時,我會挎著籃子,帶著“牙不秸”分給他們。有時,媽媽會在他們來找我的時候拿“牙不秸”給他們,我們邊吃邊朝田野走,那個時候的我多麼快樂單純啊!
一直不知道那時的我為什麼那麼快樂,直到玩過這樣一個小遊戲:路上行人走過,小男孩就希望能同分享一下,於是看到有人走過就會將食物丟過去,小男孩將最喜愛最好吃美食一起分享給所有的人們,讓大家都能快樂的吃到好吃的東西。我才忽然明白,原來那時候的快樂是分享的快樂。
長大之後的我,反倒孤僻了,不怎麼交朋友,因為我不喜歡分享,就這樣孤獨了許多年,直到擁有了喜歡的人,每次遇見美食,我都會想與她分享,有人和我一起吃,才能體會到雙倍的快樂。
我就這樣想一直分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