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要想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創造出好的經濟效益,並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就一定要多向那些國際上成功企業學習,學習他們經營管理之道與理念,借鑒它們的體製。《成功企業的經營法則》為你提供了華為、希望、海信、蒙牛、萬科這五大知名成功企業的經營法則。幫助你在通向成功時少走彎路,早日邁入成功的大道。
第一節企業簡介
1988年,任正非從部隊轉業,到深圳創立了華為公司。華為目前已成長為一家由員工持股的高科技民營企業。
華為主要從事網絡通信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專門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光網絡、固定網、移動網和增值業務領域的網絡解決方案,是中國電信市場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並已成功進入全球電信市場。1999實現銷售額120億元人民幣,2000年超過220億元。2003年,華為的銷售額為317億元人民幣,目前有員工22000多人。其中85%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曆。華為公司每年將銷售額的10%作為科研投入,46%的員工從事研究開發。
華為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從事代理銷售香港一家通信設備公司生產的小型用戶交換機。1991年,華為公司開始生產和銷售自行開發的HJD48型小型用戶交換機。次年,華為公司在局用交換機技術方麵取得重大突破,開發出了華為公司的第一代局用數字程控交換機C&C08A型局用局用數字程控交換機,這標誌著華為公司成為真正意義上電信設備供應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華為形成了完整的自主核心技術創新體係和管理創新體係,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發展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也是利潤率最高、研發投入率最高的通信網絡企業。
華為研究開發的產品涵蓋了主要通信領域,包括接人、交換、移動通信、傳輸、支撐網、智能網、路由器、接入服務器、以太網交換機、電視會議等,提供固定網、移動網、數據通信網的業務解決方案,在移動通信和寬帶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華為產品的關鍵部件采用自行設計的集成電路芯片。
華為產品的國際市場廣闊,已經進入俄羅斯、德國、西班牙、泰國、新加坡、韓國、肯尼亞、巴西、中國香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華為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分支機構,在美國達拉斯、印度班加羅爾、瑞典斯德哥爾摩、俄羅斯莫斯科以及中國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研究所。
華為堅持在自主開發的基礎上進行開放合作,現在已經與TI,摩托羅拉、英特爾、AT&T、ALTERA,SUN、微軟等世界一流企業廣泛開展技術與市場方麵的合作。
華為在軟件開發過程管理和質量控製方麵邁人世界先進行列。2001年,華為印度研究所獲得CMM四級國際認證的軟件研究開發機構,在中國是第一家。
第二節狼性戰略
獨特的狼性戰略
目前業界普遍認為,企業發展到一定時候,就應當像狼群。狼的三大特性就是:要有敏銳的嗅覺,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及群體奮鬥合作的精神。
看一個企業像不像狼群,隻要看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向外進攻的時候,怎樣打敗對手,贏得客戶。對於內部,華為要求員工對每個環節就要像對外部客戶一樣,下一個流程就是你這一個流程的客戶,如果出現了什麼問題,下一個環節完全有權利投訴你。“不適應者出局”,華為總裁任正非是這麼要求的,也是這麼做的。華為人的壓力由此可見一斑。
華為要求員工想辦法去克服困難,而不是強調客觀原因。不管過程多麼艱難,你都要實現目標。
任正非尤其強調華為員工的群體奮鬥精神。團隊精神是華為的光榮傳統,建立之初軍隊出身的任正非即把企業看作是他報效國家的途徑,他倡導員工把個人命運與民族國家前途、企業興衰看成一條生命鏈,用企業的成功業績來激發員工的榮譽感。
華為是一家非常重視培養員工的團隊意識的企業。“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是華為特有的口號,“團結一致、團隊作戰”是華為員工向來具有的精神。由此不難想象,華為強大的凝聚力。這種力量集中起來,就成了華為製勝的動力之源。
人才資本是公司持續發展的最重要資本。完備的人力資源管理體係,豐富的長短期激勵機製和現代化的公司管理機製,是華為公司在管理上值得借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