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保持獨立書評的關鍵是:持論客觀,不捧不罵(1 / 2)

《書評研究》是本旨在倡導書評的好書,雖然歐化的句子隨處可見,但還是顯示出蕭乾的理論素養和熟練駕馭語言的才華。更重要的是,《書評研究》的出版填補了中國沒有書評理論專著的空白,它是中國書評研究的開山奠基之作。而且,它是那種以作家的散文筆法寫成的學術文字,很實用,可操作性強。

蕭乾絕不是空頭理論家,他是書評的實幹家,1935年7月接編《大公報》以後,便立即設立了一個“書評簡評”欄目,並對於這欄,懷著無限的希望。他說,這簡直是一個總也不曾填補的坑,相信我們在這方麵的努力是絕不致浪費的。在這艱難的工作上,祈求國內批評家的襄助。為使書評欄目辦下去,建立起一支精幹的書評隊伍實在必行,這既可保證書評稿件的供給,更可保證書評的整體質量。

蕭乾此時還顯露出很好的社交能力,經過一番努力,組織起包括李健吾、宗玨、常風、李影心、黃照、楊剛、陳藍、劉榮恩等為骨幹的書評網,並按術業專攻,給每人分了工,比如外文書大都交楊剛或劉榮恩來評。事實上,到今天都可以說,蕭乾及後來接手的楊剛在《大公報》上編發的書評,從數量到質量都堪稱中國有書評史以來的一個高峰。

書評也應是一種客觀、公正和獨立的文學批評。那年頭似乎還不時興炒作,蕭乾也不會替出版商去瞄準讀者的口袋。他希望每周的新書雜誌,讀者全能在上邊尋到點批評,一點意見。庸常的,勸他不必買;劣製的,勸他不可看;優秀的,促他即刻讀。雖然這是一盞昏暗的燈,畢竟比他摸著黑伸腳強。

書評的真正對象是讀者大眾,竭誠為大眾服務,是蕭乾主持書評的第一要義。他發現許多讀者是受著書賈的封麵題字如何‘尤為名貴’的指導,出錢買書的。這同今天許多讀者仍眼盯著圖書排行榜,盯著封纏紅腰帶的“名家推薦”買書的情形很相似。其實,圖書排行榜真有點像水泊梁山排座次,裏麵有很大的操作成分,常是商家爆炒的結果,一些拿人手短的學者、作家、批評家,在物欲的驅動下成了商家的幫凶。

排行榜上靠前的,不一定比稍後的本事大,稍後的多心有不服,豈甘矬人一頭,便總想耍手段竄至前茅。這其實是國人性情裏的“交椅”情結。圖書排行榜上的書有如交椅上的人,巴望著長坐久安,垂涎者則躍躍欲取而代之。炒作圖書同炒作政績大同小異,都是采取避實務虛的策略,捕風捉影者自然上當。有的書尚未出籠,就已被炒成暢銷的驚世之作,引得讀者趨之若騖。商家正好竊喜斂錢。

目前的圖書市場說健全為時尚早,這就給出版社、書商和作者三重炒作留下極大的空間。有鈔票開路,廣告可以先聲奪人,虛張聲勢;有人情墊道,評家便可失了公允,一味吹鼓,纖毫不損,何樂不為。商業化和市場確有其殘酷的一麵,出版社和書商為生存自然要在圖書市場這口有限的“大鍋”裏爆炒圖書而獲利,書作者也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以期通過爆炒把身價定成著名新銳什麼的,名利雙收。而排行榜就變成了測量這口“炒鍋”的晴雨表,炒家自不會放過。這晴雨表好像炒家眼中不斷翻動的股票顯示屏,一分漲跌牽動他的每一根神經。看破了這一層,讀者就該別再隻盯著這隻晴雨表買書了,它實際上有一定的誤導作用。

讀者要學得智慧,要有獨立的判斷,才不致亦步亦趨,落入炒家的圈套。司機、行人安全通過路口,免遭生命之憂的秘訣是“一慢二看三通過”,而聰明的讀者對圖書排行榜上的書,也要有這麼個基本準則,即“一慢二看三掏錢”。慢是不要急著對榜上書先睹為快,一時即起的衝動快意最易造成冷靜之後的失意。從長遠考慮,實在劃不來。讀書本就不是能當時尚來追的。反之,時尚書則多是過眼塵煙,失之交臂不足惜。看得平心靜氣粗略瀏覽個大概,以認定這書是否適合自己的口味,或真正所需,切忌讀書趕浪頭,人家讀什麼你讀什麼。事實上,這個浪頭你永遠趕不上,到頭來隻能是金錢、光陰雙雙落空。購物講究物超所值,購書是同樣的道理。圖書排行榜,可把它當成菜譜,要點得經濟實惠,恰到好處。點了一桌菜,東挑西揀,隻能造成浪費。美食家講究食不厭精,其實,真正會讀書的人書不一定要讀得多,但一定要精。總之,讀書人自己也得有隻晴雨表,萬不可讓排行榜盲目左右,亂了方寸。

說如今的書評界尚不及三四十年代的蕭乾所為並不為過。首先蕭乾作為編輯書評自律的約法三章,今天的編輯、記者就很難做到。第一,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贈書。蕭乾在上海時,每隔三四天,都要冒著褥暑跑兩趟四馬路,自己出錢挑買回一大摞有價值的新書,然後分類打包寄給“書評網”的書評作者。這樣就斬斷了某些出版商及作者為廣告效益而伸向書評家的黑手,保證了書評的公允和質量。而今我們司空見慣的新書式,常由出版社一方事先準備好書送給神通廣大的各路記者及書評作者,再配以各種名目的潤筆費。各路神仙也是堂而皇之的收授。以此勢必導致許多書評有失公允。第二,不評論自己和好友的書。蕭乾先把自己和老師沈從文的書摒在評論之外,而後又把摯友巴金、靳以的書也納入不評之列。這同我們今天的某些小圈子書評、朋友式的客情書評,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我們有些掌管版麵的書評編輯有時連最起碼的私嫌之利都不避,遑論抵禦外部誘惑。第三,蕭乾認為保持獨立書評最重要但也最難堅持的一條原則是:持論客觀,不捧不罵。蕭乾始終尊重書評作者獨立思考的智力勞動,從不輕易刪改。對於太過尖刻或譏誚的字眼,他會巧妙地做軟處理,同時完全保留作者的觀點及批評鋒芒。他鼓勵評與被評的雙方做心平氣和的學術辯論,對潑婦謾罵式幾近人身攻擊的評論,絕不采用。這三條原則,是蕭乾主持下書評保質保量的生命力的支點,它同樣值得今天的書評編輯思之,用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