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原文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論語-陽貨》
經典導讀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這種人〕真難辦啊!”孔子的這句名言是他針對那些整天無所事事的人所說的“譴責”之語。此話放在今天,它依然有存在的價值,它可以警示自身是不是一位消極怠工極度無聊的人。工作中,當問及他人這個問題時,沒有人會出示肯定的回答。但是,企業中大部分的現實的狀況就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他們每天按時上下班,看起來並非“無聊”,然而等領導真的檢查工作時才發現,他幾乎沒有創新!工作就是日複一日、無止境的消磨,除非到了發薪日才會有稍許的激動。可是,又沒有人真的問過自己:“我是否配得上這個薪水?”當一個人在獲得的時候,應該想到這個是否應該得,這就是孔子說的“君子見利思義”。“君子施恩不圖報,知恩不報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他日當湧泉相報。”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一個懂得知恩、感恩的人,就會時刻想著為恩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不僅不思感恩、報恩,當個人利益與恩人的利益發生矛盾和衝突時,會不惜損害恩人的利益而保全一己之私。不敢說公司就是自己的“恩人”,但是它能給我們提供發揮才華的舞台;提升自己的能力;提供我們的“衣食”,這些難道還不夠我們“知恩圖報”的理由嗎? 普通辦事員小華在談到她破例被派往國外公司考察時說:“我和他雖然同樣都是研究生畢業,但我們的待遇並不相同,他職高一級,薪金高出很多。慶幸的是,我沒有因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滿,仍是認真做事。當許多人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時,我盡心盡力做好我手中的每一項工作。我甚至會積極主動地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地方,事先幫主管做好準備。因為我在上班報到的前夕,父親就告誡我三句話:‘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為他工作;假設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運氣很好,要感恩惜福;萬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跟在老板身邊學功夫。’”“我將這三句話深深地記在心裏,自己始終秉持這個原則做事。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我也沒有計較。但一個人的努力,別人是會看在眼裏的。在後來挑選出國考察學習人員時,我是惟一一個資曆淺、級別低的辦事員。這在公司裏是極為少見的。”小華的父親是睿智的,所有的員工都應將這位父親的話牢牢記在心底,始終秉持這個原則做事。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也不要計較。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首先要知道感恩然後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相信你也會像小華一樣得到老板的重用。生活中,我們常常為一個陌路人的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老板的種種恩惠。這種心態總是讓他們把公司、同事對自己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還時常牢騷滿腹、抱怨不止,也就更談不上恪守職責了。感恩不是一種形式,不是別人對我們的要求,而是靈魂的訴求,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自願的情感。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當你以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你會工作得更出色。工作中,我們要學會用感恩的心回報老板的賞識,用感恩之情盡職盡責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員工思索
1. 你常常感到工作無聊而消極怠工嗎?
2. 你認為感恩是一種工作態度嗎?
怨天尤人是弱者的表演
典籍原文子曰: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經典導讀怨天尤人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出自於《論語》,“不怨天,不尤人”,這是孔子對自己的評價也是對自己的要求。我們都不喜歡怨天尤人的人,但是很多人都難免有怨天尤人的時候。因為麵對困境和阻礙,一個人能夠真正做到毫無怨言,而反求諸己是很難的。就連孔子自己也說:“吾非生而知之者”,沒有哪個人天生就是一個聖人或者是一個成功者,所有的榮耀都是後天的努力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