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誠信是生命的承重軸(1)(2 / 3)

正如著名翻譯家傅雷說的:“一個人隻要真誠,總能打動別人的,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後便會了解的。”以誠待人,就能在可以信賴的人們之間架起心靈之橋,從而通過這座橋打開對方的心靈大門,並在此基礎上並肩攜手,合作共事。誠實地待人處世,不僅對個人的心理健康有益,而且有助於消除人際間的種種猜疑,有利於增進人際間的互信與團結。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就有堅定的意誌,保證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完全真實的,他的每一個諾言都要兌現,每一個約定都要忠實地遵守;如果他把自己的聲譽看作無價之寶,覺得全世界的人們都在注視著他,他不能說一絲一毫的謊話;如果他在人生之初就有這樣的立場,那麼他最終就會獲得無上的榮譽,獲得所有人的信任,成為一個高貴的人。

員工思索

1. 你為自己的謊言買過單嗎?

2. 你認為誠信在人際關係中有著怎樣的作用?

誠信是你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

典籍原文子夏曰:“君子信,則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論語·子張》

經典導讀在《論語》書中,信的含義有兩種:一是信任,即取得別人的信任,二是對人講信用。在《子張》、《陽貨》、《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孔子弟子子夏的這段話是說,君子要先得到百姓的信任,然後再去役使他們,他們會以為是有意虐待他們。君子還必須得到君王的信任後再進諫,如果沒有得到信任就去進諫,君王就會認為你在毀謗他。這句話告訴我們誠信不僅是治國從政者取信於人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我們立身處世的一項重要的生存智慧。

信用如此重要,故長期以來一直為人們所重視,有“一諾千金”之譽。這典故來自季布,因其重言諾,答應別人的事一定盡力去做,時人稱他“一諾”值“千金”。季布是楚人,為人重義氣,重言諾,答應人家做的事就盡力去幹,因此在楚國百姓中流傳著一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一諾,比之千金貴,其意在形容其“重言諾”之可貴。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就如同失去了比千金還寶貴的東西。季布由於重言諾,不隻得到人們的信任,也得到愛戴和幫助。季布原是項羽的將軍,因曾數困劉邦,等到項羽落敗,劉邦得天下登帝位後,便出千金重賞捉拿季布,並宣告:“敢有舍匿,罪及三族。”但是,人們尊敬愛戴季布,冒著誅三族的危險藏匿他。後來,季布得到濮陽周氏和魯朱家的幫助,通過人去勸說劉邦,最後得到特赦,並被任為郎中,後升任中郎將、河東太守。由此可見,一個守信用,注重誠信的人就會得到他人的支持和擁護,這是用任何錢財都買不來的巨大財富。誠信是一個人無形的財富,是一個人巨大的無形財富,一個人堅持走正直誠實的道路,必定會在生活和事業上取得一個良好的歸宿。1950年,李嘉誠湊了五萬元港幣,開辦“長江塑膠廠”,主要生產玩具和家庭用品。創業初期,條件非常艱苦,但是李嘉誠的員工卻很少有人跳槽。這是因為李嘉誠一直把誠實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隻有你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後來,精明的李嘉誠看準了塑膠花市場的巨大潛力,就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全部投入到塑膠花的生產中。當時,有位外商覺得李嘉誠經營有方,生產的產品價廉物美,就找到李嘉誠,希望可以大量訂貨。但是,為了供貨有保障,這位外商提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必須尋找有實力的廠家作擔保。這是一筆大生意,為此,李嘉誠欣喜不已,可是找誰作擔保呢?李嘉誠接連跑了幾天,都沒有什麼結果,最後隻好如實相告:“先生,我非常想長期和您合作,但是很遺憾,我實在無法找到廠家為我擔保。如果您因此而重新做出決定,我將尊重您的決定。”那位外商沉默了一會兒,說:“從你剛才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誠實的人。我想,相互間的誠實才是互相合作的基礎。我已經決定了,你不必再找人擔保了,我們現在就簽合同。”李嘉誠聽了十分高興,但是他還有一個難處,就是資金有限,一下子完不成那麼多的訂單。李嘉誠不得不把這一實情告訴外商。李嘉誠以為,隻要自己說出了實話,對方就會取消和自己的合作了,可事實恰恰相反,那位外商聽了李嘉誠的話後,不但沒有取消訂單的意思,反而非常開心地說:“李先生,現在我更能肯定你是一位值得信賴的人了。我願意提前付款,為你解決資金難題!”就這樣,李嘉誠非常順利地簽下了合同,賺到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錢。從這件事中,李嘉誠領悟到,隻有“信譽第一,以誠待人”這八個字,才是今後經營中應當遵守的金科玉律。從那以後,李嘉誠的公司如同他的名字一樣,都掛上了一塊“誠”字的招牌,恰恰是誠實二字,為李嘉誠今後闖蕩商界打下了堅實的根基。李嘉誠的成功得益於很多因素,但是他的誠實,無疑是他可以贏得諸多合作夥伴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實上,一個人隻有做到誠實可信,才會被別人信任,才會有合作的可能。不僅僅是在商場上,在生活的各個方麵,我們都要做到誠實。誠實好比人的名片,無論走到哪裏,都會為其贏得信賴。在一個人的成功道路上,誠信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一個人能力再強,若失去了誠信的品質,就很難有大的成就。小唐是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的一名業務經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一位在新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做保險代理人的朋友。經這個朋友介紹,小唐去旁聽了這家保險公司的培訓課程,一下子被保險公司開放、輕鬆的氣氛所感染,於是,她放棄了自己原本穩定、待遇豐厚的工作,毅然地加入了保險銷售員的隊伍。從1999年起,小唐開始了她保險生涯的第一步——陌生拜訪。在當時,很多人對保險銷售員都持有一種抵觸和防範的心理,認為保險銷售員都是騙人的。然而小唐並沒有因為別人誤解和冷淡而放棄自己的想法,她看出了保險在中國未來社會和家庭中的發展,決心要在保險業做出一番成績來。帶著這個想法,小唐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她想,人們普遍質疑保險代理人的誠信度,我就要用自己的誠信去打動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