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誠信是生命的承重軸(1)(1 / 3)

謊言欺騙了別人,也損傷了自己的靈魂

典籍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雍也》

經典導讀孔子這句話的大意是說“一個人因為誠實、正直,所以能夠生存,不正直的人有時也能在人世上生存,那是由於他僥幸躲過了災難。”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正直、誠實的人心中無私,襟懷坦蕩,可以傲然屹立於天地之間,而一個不正直,心中有鬼,言行虛偽的人雖然也能夠在世間立身,但這隻不過是僥幸躲過了災難。他們的內心也必然是“惶惶然,戚戚然”。梁啟超先生說過,“心口如一,就不失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意思是說,所謂光明磊落之人,應當是心中所想和口頭所說的完全一致。一個言行誠實的人,因為有正義公理作為後盾,所以能夠毫不畏縮地麵對世界。而一騙人的人,卻會在內心聽到這種聲音:“我在說謊話,我不是一個誠實的人;我是一個卑者,一個戴假麵具的人。”諾言不僅會欺騙和傷害別人,而且還會給自己的心靈帶來無窮的負累。一位偉人的父親在教育孩子時曾說過:“絕對不要說謊,一句謊言也不可以說。隻要說一句謊言,就必須說15句謊言來掩飾。”一句謊言需要15句來掩飾,這15句謊言又各需要15句來掩飾……有一句俗語叫做“紙裏包不住火”,是謊言,總會有被揭穿的那一天。事實上,說謊或說假話,是一樁很累人的事。一位哲人說得好:“一旦撒了一次謊,就需要有很好的記憶全力把它記住。”這累不累?撒了謊,就要設法“圓謊”,而謊話總是漏洞百出的。為了圓一個小謊,就要說一個更大的謊。謊言就是這樣把撒謊者一步步逼上了不歸之路。其實很多騙子就是這樣從小騙變為大騙、巨騙的,最終落得個觸犯法律、身敗名裂的下場。著名的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一針見血地說:“謊言就像雪團,會越滾越大。”而這無法控製的雪團隻會毀掉說謊者。古波斯詩人薩迪說:“講假話猶如用刀傷人,盡管傷口可以治愈,但傷疤卻永遠不會消失。”他還說:“寧可因為真話負罪,不可靠了假話開脫。”盧梭是法國著名的革命家、哲學家。但是他小時候卻做過一件令他十分懊悔的事情。盧梭為了生存,經人介紹,在一個有錢人家裏打工。一天,這家的女主人去世了,家裏非常混亂。盧梭乘機偷偷拿了這家小姐的一條繡帶。誰也沒有看到。盧梭當時隻是覺得好玩才拿的,也沒有怎麼特意藏起來,不久就被發現了。老管家把盧梭叫到跟前,拿著那條繡帶問盧梭:“這條繡帶是哪裏來的?”盧梭當時非常緊張,支支吾吾了半天,說:“是馬裏翁送給我的。”馬裏翁是家裏的廚娘,比盧梭大幾歲,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乖巧、謙虛、誠實。大家都很喜歡她。聽說是馬裏翁偷了繡帶,大家都不相信。於是,管家又把那個姑娘叫來,讓她和盧梭當麵對質。盧梭由於做賊心虛,指著馬裏翁搶先大聲地說:“就是她!是她把那個東西送給我的。”姑娘吃驚地瞪大眼睛看著盧梭,好半天才說:“不是的,管家。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我也沒見過這條繡帶。”盧梭仍然硬著頭皮說:“你撒謊,就是你送給我的。”姑娘用一雙無辜的眼睛看著盧梭,說:“盧梭,求你說實話,可不要因為一條繡帶斷送了我的前途啊!”盧梭雖然知道這樣誣陷他人是不對的,可是又不好意思反悔,隻好繼續很無恥地指控那位姑娘。姑娘很氣憤,對盧梭說:“盧梭,我原來以為你是個好人,想不到你是個愛撒謊的壞孩子。我看錯你了。”她轉過頭去,繼續為自己辯解,再沒有搭理盧梭。因為她不屑於和這樣不誠實的人爭論。由於盧梭和馬裏翁都不承認是自己偷拿了繡帶,管家隻好把兩個人都辭退了,並且說:“撒謊者的良心會懲罰罪人的。它是會為無辜的人找回公道的。”老管家的預言果然沒有落空,盧梭從此受到了來自良心的強烈譴責。他時常會想起那雙無辜而善良的眼睛。一想到由於自己的不誠實,使得她丟掉工作,白白頂上小偷的罪名,並且很難再得到他人的信任,找到合適的工作,盧梭就有說不出的難過,就好像有千萬小蟲子在咬他的心一樣。盧梭沒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錯上加錯,誣陷了善良無辜的馬裏翁。他逃脫了法律的製裁,卻沒有逃脫良心的譴責。盧梭終生都承受著這種痛苦。說謊不僅不能夠隱瞞真相,而且還會給說謊者在道德上和精神上帶來巨大的壓力,既危害別人,同時又傷害了自己。生活中,有的人總把自己看作“智多星”,把別人看成“糊塗蛋”,動不動就對別人用心計、耍手腕,把自己所擁有的那點小聰明發揮到極致。他們或以謊言取巧,或以詐術牟利,以致在生活中成為別人厭惡的對象。其實,這種以欺詐處世者活得很累,每遇重大事項,靠說謊取巧者常擔心謊言被人戳穿,靠行詐牟利者要提防詐術被人識破,心術不正的人往往因此而食不甘味、寢不安眠。欺詐並非處世久計,失掉誠信,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美國前總統林肯說得好:“你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時候欺騙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所有的人。”欺詐之術遲早會被人識破,而一旦他的真實嘴臉暴露出來,則上下左右的人必將他低看一等。由此可見,做人還是以誠待人為好。誠實的人雖沒有大紅大紫的榮耀,也沒有葉萎花落的悲哀;他雖一時得不了大利,長遠也吃不了大虧;他雖不是社交圈子的中心,也不會成為生活空間的棄漢;他雖沒有結交三五天便親密無間的哥們,卻有相處數十年能心心相印的朋友。相比之下,做一個誠實的人要比狡詐之徒活得踏實、舒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