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導讀子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天學一些不知道的,每月不遺忘每天所學的,這就可以算是好學了。”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是一個終身的習慣,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孔子還曾經說過:“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真正為學問而學問,就會永遠覺得自己還不夠充實,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求學問要隨時感覺到不充實,以這樣努力的求學精神,還怕原有的學問修養會退失,如果沒有這樣的心情,懂了一點就心滿意足,則會很容易退步。有不少管理學家認為21世紀是學習力競爭的時代。真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沒有文化的人,而是沒有學習能力沒有教養的人。人們的智力相差無幾,行業競爭的白熱化,怎樣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要不斷地學習。企業要不斷學習,建立學習型組織,提高應變能力。企業的員工更要學習,學習各種專業技術以及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升職,是每一個身在職場中的人所夢寐以求的。當然,有誰不想要獲得成功呢?但是我們不應該僅僅看重升職會帶給自己更多的薪水,更應當看中增加薪水背後自己應當承擔更多的責任。承擔更多的責任,就需要自己具備更多的能力,要能夠為公司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而學習是提高一個人價值的最重要的途徑,這就要求我們要像子夏所說的那樣,“日知一新”,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隻有先讓自己升值,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為自己贏得更好的平台施展才華。李凡初進公司的時候隻是一名普通的業務員,然而後來一步一個腳印,李凡由業務員成長為公司的市場部經理,隨後又成為公司的市場總監,那麼李凡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讓我們看看他從一個市場部經理成長為市場總監的過程吧。在成為公司的市場部經理之後,李凡很快就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個正確的定位:在企業的營銷過程中,市場部經理的位置十分重要,一個優秀的市場部經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協助市場總監完成營銷戰略任務。李凡認為一個優秀的市場部經理必須具備以下四種基本素質:(1)具有營銷策劃的能力。因為市場部職能首先是為營銷服務的,如果一個公司的營銷流程缺乏一個鮮明的營銷主題來總領的話,那麼這個公司的營銷質量就不會得到很大的提高。(2)具行品牌策劃的能力。品牌策劃也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每個企業都能碰上,市場部經理最基本的是能夠把本企業的品牌在本企業所處的具體環境中,迅速做大做強,讓品牌快速成長。(3)具備產品策劃的能力,也就是要具備從一個產品的沒計、立意等方麵配合產品的營銷主題。(4)具有對市場消費態勢潛在性的分析能力。如果公司的市場部經理或者市場總監能夠對未來發生的消費態勢進行一些前瞻性的捕捉,掌握領先一步的策略,那麼公司以後的道路就會走得更好一點。後來,李凡又認真研究了大多數公司對市場部經理的更高要求,他覺得自己應該在目前的能力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首先,他從掌握各項營銷政策入手進行學習,因為他過去從事的是廣告策劃工作,對營銷政策知之甚少。之後,他又開始不斷強化自己的執行力,因為他發現自己對於公司營銷推廣的整個過程監控實施的力度都很差。另外,李凡認識到自己的市場應變能力很差,缺乏市場銷售過程的錘煉和親身的市場銷售體驗實際上是他在工作中最大的軟肋。有了這些深刻而全麵的認識之後,李凡開始著手逐步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他首先對自身這些軟弱的因素進行彌補,先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稱職的市場部經理。後來他又用了三年的時間來親身體驗營銷實踐。與此同時,李凡又學習了豐富的組織管理知識、全麵的法律知識和財會知識,因為這些知識在工作的時候很有用處。當然了,修煉對團隊的掌控能力也是李凡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麵,如果控製不了下屬團隊,那麼一切都是空談。通過幾年的認真學習和實踐鍛煉,李凡終於如願以償地成了公司的市場總監,他為公司的市場營銷工作創造了極大的成就,但就是在擔任了公司市場總監以後,李凡仍然在不斷充實自己。後來,李凡已經成了公司中不斷成長的楷模,董事長總是讓其他員工向善於成長的李凡學習。李凡成長的例子告訴我們,當你選擇了一個行業,並且進入一家公司開始你的事業之路時,你就應該知道自己要以什麼樣的高度開始自己的事業,並且需要哪些知識來開拓自己的發展空間。隻有先讓自己升值,才能夠為自己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學習曆史的民族,不但民間自古就有耕讀傳家的傳統,即便是貴如皇帝也一樣重視學習。早在商朝,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就曾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刻在器皿上作為警戒自己的箴言。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也將他的涉及社會經濟、典章製度、風俗民情、經史藝文等眾多學術領域的三十二卷代表作題名為《日知錄》。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學習在於持之以恒,學習在於日積月累。做學問,修煉道德情操如此,工作和管理企業也是如此。從企業管理和發展的角度來說,不怕一個企業或一個管理者的水平低,隻怕這個企業的成員不學習、不進步、不提高。哪怕一個員工的起點水平再低,隻要能堅持做到“日知一新”,並且能做到“月無忘其所能”,那麼他的工作能力就會直線上升,能夠為公司創造的價值也就越來越大,當然他得到的回報也會水漲船高,他能夠贏得的發展空間也會越來越大。這也就是《論語-子張》中子夏的這句名言所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