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當亂世,不管遭遇如何變化,始終心理平衡。《論語·述而》說:“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這幾句話,錢穆《論語新解》翻譯說:“先生閑暇無事時,看去申申如,像很舒暢。夭夭如,又像很弛婉。”麵對落差,他信仰堅定,既不攀比,也不自卑,“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裏仁》);麵對競爭,他性格堅毅,既不脆弱,也不焦慮,“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麵對誘惑,他操守堅貞,既不媚上,也不媚俗,“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一個“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怎麼能不長壽呢。 孔子憑什麼長壽?是因為他把信仰表現在行為上,把操守表現在實踐中,一生表裏如一,言行一致。這恐怕是當代人最缺乏的品格。《論語·雍也》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弗畔”二字,既可以看成是孔子的自我約束,又可以說是孔子的修養成就。同時,似乎也可以說,這是他長壽的根本原因。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競爭更是達到白熱化程度。每天處於戰爭狀態的職場人士經受著身心的考驗。我們經曆著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因“過勞死”而相繼倒下,我們也眼睜睜的看著很多同事、同仁心理抑鬱、焦慮,甚至我們自己都在經曆著亞健康和心理障礙的困擾。我們能從孔子那裏學些什麼。首先,我們應該像孔子那樣對待生活抱著積極的精神狀態。積極的精神狀態並不能使你成為全能的人。但隻要保持這種習慣,使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你能把各種事情做得更好些。換一種說法,盡管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事情發生,如疾病、事故、自然災害以及諸如此類的事情,但對它們采取什麼態度,完全由我們自己選擇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至少我們可以使情形變得對自己有利,然後加大改善的機會。這本身就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應努力培養的習慣的充分理由。相應地我們應該擺脫各種消極的情緒。現在我們就開始來認識各種消極情緒,看看應該拿出何種的行動:(1)不痛快。不痛快通常並不是一種太強烈的情緒,不過卻會困擾著我們,造成好像諸事都不順遂的假象。(2)害怕。害怕的範圍從最輕微的關切到強烈的擔心、焦慮、恐懼,它產生有源,所傳遞的訊息也很簡單。人之所以會害怕,乃是對可能發生的事在心理上未準備好。童子軍有個信條:“要作好準備。”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不是勇敢地去麵對它,就是設法去改變它,可悲的是很多人不是不敢承認自己害怕,就是任由害怕去折磨自己;這兩種心態根本就於事無補,而害怕也不會因此消失,事實上,我們無須對害怕屈服,也無須過度悲觀,當然更不須裝作它不存在。(3)難過。不管是在生活中或工作上,影響我們與他人感情最深的一種情緒就是難過了。人之所以會難過,是因為內心認為自己失去了什麼。當一個人心裏難過,往往也容易誤會別人,有時候我們倒是應該聽聽這些人的心裏話。難過的產生,是因為自己的期望落了空。例如我們有時候期望某人信守所承諾的,結果他沒有;也有時候我們請別人代傳話,結果他沒把話帶到。像碰到這種情形,就會影響彼此之間的感情,乃至於日後不再對他信任。這種期望落空的事情,往往就會使人產生難過的心情。(4)生氣。生氣的範圍包括從輕微的不悅到忿怒、冒火、大發脾氣不等。(5)挫折感。挫折感的產生有很多渠道,當你覺得周圍好像被困住而走不出去,就算怎麼努力也得不到所希望的,這時你就會造成受挫的情緒。當你覺得有挫折感時,表示你相信自己還可以做得比現在更好。挫折感跟失望有些不同,失望代表著你想要得到某些東西但卻永遠得不到。可是挫折感卻有好的意思,它表示你還有解決問題的辦法,隻不過你現在所采取的不管用,若是想要達到目標,你就得改弦更張。(6)失望。如果你不好好處理失望這種情緒,它可能會帶來毀滅性的傷害,因為它會使你的意誌一直“消沉”下去,永遠地失去所想追求的願望。當你期望得到什麼卻未能如願,這時內心就會產生出失望的情緒。我們之所以會失望,是因為所期望的目標未能實現、所想要的東西未能得到,遇有這種情形你就得修改自己的期望,使之適合於當時的狀況,隨即拿出行動以實現這個目標。(7)懊悔。人生裏我們最想避開的情緒之一就是懊悔了。懊悔的產生,乃是因為違背了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原則,要想日後不再有這種情形,我們必須立即拿出的行動。(8)心力交瘁。當你有心力交瘁之感時,心裏就會覺得痛苦、沮喪和無力,因為這時那些事對你來說已失去了積極的意義,生活盡被那些你無法控製的人、事、物所影響。自己似乎毫無改變的能力,最後這個問題就越來越大,直到你承受不了為止。當你有心力交瘁之感時,就得好好檢討一下,到底是什麼對你最重要。你之所以會心力交瘁,是因為想一下子就處理很多事情,想在一夜之間就來個改頭換麵。在各種情緒中,沒有哪個比心力交瘁更傷害一個人了。(9)孤獨感。這種情緒使人有種與其他人疏離、隔絕的感覺,不知你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我相信每個人在其人生中都必然有過。當你有了這種感覺,就意味著你得多多跟人接觸了,特別是在心靈上要與人契合,否則即便有再多的朋友,仍可能會產生孤獨感。能夠做到心理的平衡便是一個智慧的人。一個聰明人他靈活通透,對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因為他已經把這些看透了,看透了一切也就清楚了,所以就沒有什麼事能讓他想不開,因此他才會“樂”。仁者的性格因為像大山一樣寧靜安詳,也像大山一樣具有很博大的胸懷,一個人胸懷博大就會仁慈,對許多事不會吹毛求疵,很寬容。生活中那些長壽的老人絕大多數都是很豁達的人,沒有事情是他需要斤斤計較,長久放於心頭的,所以“仁者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