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濟小循環”(2 / 2)

歐洲人(確切一點來說,是法國和德國,也就是歐元區的雙核)對此看得很清楚。原來,歐洲人在2006年9月發表的一篇名為《中美“兩國集團”正成為全球經濟核心》的文章,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文章說:

……世界第一和世界第四大金融強國創造了一個非正式的全球經濟:兩國相互依賴的程度比他們願意承認的還要深。中國需要美國的投資和美國消費者的不斷消費,美國需要中國來降低包括資金、商品和勞務在內的所有東西的價格。

歐洲人的話,在酸溜溜的味道中,卻又透出文雅的氣息來,充分表明了自殖民時代以來他們累世養成的修養。但是,這不表示他們不知道其中的利害。

這個所謂的“中美兩國集團”結合在一起,是為了各取所需。有了這個“兩國集團”的支持,美國人的領袖小布什很顯然不在乎有多少炮灰倒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也不在乎軍費花了有多少,他隻在乎一件事情,那就是把戰爭打下去。這樣,對國家有好處,更重要的是,對他們布什家更有好處。

中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數以億計的勞動力獲得了工作機會,全國的企業忽然得到了數不盡做不完的訂單。更重要的是,借著經濟循環的一次次運行,中國人得到了“產業升級”的機會——換句話來說,就是得到了在世界經濟貿易框架四級結構中從“次低級”向“次高級”飛躍的機會,甚至,在把歐洲(主要是法、德)、日本拉下馬而拿到“次高級”的位子後,是不是會再次發力,將穩坐在“最高級”位子上,靠吸全世界膏血的美利堅拉下馬來,也未可知。

危險是實實在在的,歐洲人尤其是歐元區雙核實在不能再坐視不理。

隻要這個“中美經濟小循環”在日夜不停轟隆隆地轉動,那麼美國人就等於是劫持了全球經濟來打這場戰爭,甚或可以說,是全世界人的辛苦勞作,在支持美國人一邊賺錢,一邊打仗。隻要仗在打,美國人就有勝利的可能,而歐元區利用伊拉克戰爭拖垮美元,繼而取而代之的美夢,若想實現,就遙遙無期。

更何況,隻要這場仗在打,那麼,中國產業升級的機會就不會消失,其腳步也不會停止,那麼,其威脅的第一個對象,就是距離“次低級”一步之遙的“次高級”歐元區雙核法、德和日本,而非那個距離中國兩步之遙的“最高級”美國——美國人大可以將這個煩惱先拋諸腦後。

這就是歐元區的煩惱,或者可以說,這就是歐元區的夢魘。要想把美元拉下馬,就必須讓美國人在伊拉克碰得頭破血流、鼻青臉腫;要想讓美國人倒黴,先要廢掉美國人支持戰爭的基礎——“中美經濟小循環”;而要想抽掉美國人支持戰爭的經濟基石,首先就要先搞定中國。

小布什偶爾看報紙,恰好看到了歐洲人酸溜溜的文章,很明顯,他立刻體會到了歐洲人的心情。於是,他咧開嘴笑了。

小布什的開心之處,恰好就是默克爾和薩科齊的苦惱。

對於他們來說,最苦惱的事情,是自己能夠拿出來威脅、惡心和禍害中國人的手段,實在是少得可憐。

首先動手的,自然是早於薩科齊上台的默克爾。然而當默克爾硬著頭皮準備開始高聲叫罵的時候,忽然有人扯了扯她:別急,有人已經上去了。

默克爾麵朝東方,認真看了看,果然有人已經躡手躡腳摸上去了,手裏明晃晃的刀子,閃著懾人的光。默克爾笑了,她分明看到,那明晃晃的刀口對準了那個大個子的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