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在這個大蛋糕中,歐洲人自己留下了65%,餘下的殘羹剩飯——35%才開放給歐洲人以外的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都包括在內。
然而,即使如此,中國在其中搶到那一小塊,也占到了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6.1%,其中消化了中國出口商品的20%。於是,我們禁不住會想,若是歐洲人將餘下的65%對中國人開放,那麼,對於中國商人和中國經濟來說,那該意味著什麼?
中國人會這樣想,美國人當然也會這樣想,俄國人不是傻瓜,克裏姆林宮的主人早就惦記上了這塊大蛋糕,因此他向歐洲人提出了“俄羅斯—歐洲關係三大新框架”的橄欖枝(前文我們已經詳細討論過)。甚至,毫無疑問的是,世界上一切國家都會這麼琢磨。
然而,歐洲人自己卻把門戶守得異常嚴實。世界貿易的這第一塊大蛋糕,歐洲人是絕不會輕易讓出來的。他們已經以此為後盾,建立了自己的貿易框架:
1. 貿易份額:世界進出口貿易之1/3(2009年,總額達到66278.4億歐元;2010年,總額達到78501.3億歐元)的65%。
2. 交易貨幣:歐元。
3. 貿易對象:歐元區17國為主——其中又以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英國為主,這五國占據了歐元區內部貿易的一半以上。
然而,這個美妙的框架中,隱藏著不那麼美妙的暗傷。這暗傷被美國人發現並且進行了全力攻擊,以至於火光衝天。
“歐豬五國”的麻煩在於,其國內經濟早就已經嚴重“去工業化”、或者叫作“產業空心化”(如當前已經焦頭爛額的希臘、N年前失業率就達到20%以上的西班牙,就是典型的例子),或者處於這個進程之中(如產業逐漸外遷,但尚且保留相當數量先進工業的意大利)。其結果則是,他們掙的不如花的多,開支遠遠大於其收入。換言之,就是“寅吃卯糧”,花子孫的錢自己享受。
而聰明的歐洲人想到的解決辦法是:借錢。於是,希臘人發行債券,將其賣給手裏有歐元的歐洲兄弟們,於是希臘人就有歐元了。歐洲兄弟們交出了歐元,拿到了希臘的債券。據說,他們會獲得希臘為這些債券支付的利息。
實際上,利息與否,歐洲兄弟們不在乎。
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接下來皆大歡喜的情景——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英國可以繼續開開心心地賣產品給希臘人;而希臘人也可以繼續開開心心地過著自己幸福的日子。
這一形勢發展下去,到2009年的最後一天,我們終於發現了如下局麵:
德國人手裏持有價值450億美元的希臘債券;
法國人持有價值750億美元的希臘債券;
英國人手裏也有價值150億美元的希臘債券;
此外,還有價值1010億美元的希臘債券零零碎碎地分布在其他國家手裏。
而我們細細追查的時候,竟然在這些名單中,看到了其他四個“歐豬國家”的身影:
希臘欠意大利銀行69億美元;
希臘欠葡萄牙銀行97億美元;
希臘欠西班牙銀行13億美元;
希臘欠愛爾蘭銀行85億美元。
換言之,歐元區各國與希臘的貿易,我們可以這樣形容:希臘人負責消費;歐洲兄弟們負責生產。希臘人沒錢消費,歐洲兄弟們借錢給他,請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