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辛勤勞動掙來的一點錢,送蕩於去野營或給自己買一件心愛·物,也許與你們低收人不那麼相稱,但卻提高了你生括酌情趣和意義。
安妮和弗蘭克有五個孩子,經濟拮據。而每逢假日卻必去滑雪。為此要購置七雙滑雪板,七雙長靴,七副撐杆及每人的滑雪衫,還要付來回的車費等其他開銷。
鄰居們都認為安妮和弗蘭克一家簡直是瘋了。十幾年後,一位鄰居又碰到安妮,她的孩子們都已各自成了家,“當然,我們那時過著清寒的日子。”安妮說,“但最近,一個兒子在來信中說,他怎麼也忘不了小時候滑雪時的快樂。”
一筆有限的收入有兩種安排法:精明人往往精打細算地將衣食住行小心翼翼地考慮進去,雖然事事顧全了,但最終覺得毫無收獲;而聰明人會是把錢花在自己喜好的事情上,如果難以做到兼顧的話,他們常常先滿足重要的方麵,而在其他的方麵克扣一下。
有些不夠聰明的人對於把錢花在那些有益的並能為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增加樂趣的事情上,總是猶猶豫豫,隻想著攢錢備荒,放走了大好時光。其實他們這是隻知緊攥手中的麻雀,而忘了逮野地裏的孔雀。
有這麼一對戀人,打二十來歲起就開始為下輩子的生活操心。當他們的同齡人在建立小家庭,安享天倫之樂時,他倆卻一個念頭地買房置地,積累錢財。等他們感到可以安心成家時,女的已三十九歲,這些年來一直在訪醫求道,也沒能懷上一個孩子。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說明一個道理,當你確信某事某物能使你的生活更為充實時,不論它是一次旅行,是一個孩子,或是別的什麼,你就應盡力去得到它。要知道有的東西失去了便再也難得到。
馬麗小時候的一件事令她終身難忘。那時她父親失業了,全家靠吃魚市上賣剩的魚雜碎過活。一天,她在一個商店的櫥窗內看到了一隻帶紅色塑料花的小別針,頓時她便發瘋般地迷上了它。馬麗趕緊跑回家去央求媽媽給一毛錢。母親歎了口氣(一毛錢能買一磅魚雜碎呢),但父親說:“給她錢吧,要知道這麼便宜的價格就能為孩子買到的快樂,今後是不會再碰上的。”那時,馬麗就明白,這一毛錢所能買到的是永遠閃光的金子。
錢在生活中並不是決定一切的。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夢想本身就具有了使其得以實現的力量。美娜的獨生子在很小時就顯示出音樂天賦,曲調一聽便能記住,自己還能在鋼琴上編歌。美娜夫妻倆為使他能得到最好的教育,竟然驅車六十英裏送他到臨近的一個城市去就學。為此,他們付出的代價是:美娜每晚去一圖書館加夜班,丈夫是個教師,課外在家中設館開課以增添收入。今天他們的兒子已獲得了兩個音樂學院的獎學金,在幾個美國最好的管弦樂隊中演奏過。如果當初他父母給他請個價格低的二三流教師,他就不會有這樣的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