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金線不放很難。這就像一塊小冰塊一樣。你不可能剛剛成功獲得它,然後就生活安逸……
41歲的房地產開發商德裏克說:“雖然我擁有超過200萬英鎊的財產,我感到壓力很大,我不能在每年15萬英鎊的基本收入的基礎上使收支相抵。我想也許我正在失控,我總是苦於奔波,但我還是錯過了好多約會。當我不得不做決定時,我感到好像有人把他的拳頭塞進了我的腸子裏並不鬆手。午夜時,我會爬起床開始進行設計,我隻是想讓我平靜下來,我無法睡覺,我無法停下來,然而我還是不能取得進步。”
很明顯,在德裏克看來,他所取得的一切都沒什麼意義,他真的相信,當他達到他的金融目標時,他將感覺像一位國王:金錢已成為他的自尊和支柱,一種對人的價值的替代之物。他意識到金錢本身絕不可能讓他幸福,並且一直到他重新界定他的價值和他的優先考慮事項為止,德裏克將繼續在成功邊緣搖擺不定,將他的家庭和他的健康置於危險之中。
迷戀金錢有多種表現方式,德裏克隻是體現出其中一些。然而,有一條把所有這些情況貫穿起來的共同的線索。在這一點,金錢作為美好生活的手段的價值消失了,金錢本身成了一種目的。當它被置於愛情、信任、家庭、健康和個人幸福之前時,它總是傾向於腐爛。金錢的價值越是超出它的實際市場價值,這種腐爛就能越深入地滲透。像掃羅·貝勒在《洪堡的禮物》一書中所寫的,“抓住金錢不放很難:這就像一塊小冰塊一樣。你不可能剛剛成功獲得它,然後就生活安逸……當你獲得金錢時,你將經曆一次質變。你不得不與內部的和外部的、可怕的力量競爭。這些力量也許產生不信任、妒忌,甚至招致更多人的憎恨和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