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曾經被認為“唯利是圖”的資本家,能夠認識到“大量的財富是桎梏”,這是值得每個人警覺和借鑒的。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不到50歲就成為億萬富翁,不過,他自稱隻是財富的保管人,所以樂於捐錢給社會大眾。
然而,找他捐錢的人太多了。無論早晨或夜晚,還是上班與用餐時刻,都有人請他捐錢。有一次,在一筆大捐款之後,一個月內請求捐助的人數竟超過萬人。由於洛克菲勒要求每一筆捐款都必須有效地使用,所以每一件申請案均須仔細調查。麵對那麼多的求助者,他急得跳腳。
他的助手蓋茲提出忠告:“您的財富像雪球般,愈滾愈大。您必須趕緊散掉它,否則,它不但會毀了您,也會毀了您的子孫。”
洛克菲勒告訴蓋茲:“我非常了解。請求捐助的人實在太多了,但我一定要先弄清楚他們的用途才肯捐錢。我既無時間也無精力去處理此事,請你趕快成立一個辦事處,負責調查事宜。我根據你的調查報告采取行動。”
於是,在1901年,設立了“洛克菲勒醫藥研究所”;1903年成立了“教育普及會”;1913年,設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會”;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紀念基金”。
哲學家史威夫特說過:“金錢就是自由,但是大量的財富卻是桎梏。”
洛克菲勒深諳這個道理,他一生之中共捐了5.5億美元,他的捐助,不是為了虛榮,而是出自至誠;不是出於驕傲,而是出自謙卑。
他一生不做錢財的奴隸,喜愛滑冰,騎自行車與打高爾夫球。到了90歲,依舊身心健康,耳聰目明,日子過得很愉快。
他逝世於1937年,享年98歲。他死時,隻剩下一張標準石油公司的股票,因為那是第一號,其他的產業都在生前捐掉或分贈給繼承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