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好比肥料,如不撒入田中,本身並力用處。
小馮45歲的時候,移居去了美國。大凡去美國的人,都想早一點拿到綠卡。小馮到美國後3個月,就去移民局申請綠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國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請都快一年了,還沒有批下來。”
小馮笑笑說:“不需要那麼久,3個月就可以了。”
朋友用疑惑的目光看著他,以為他在開玩笑。
3個月後,他去移民局,果然獲得批準,填表蓋章,很快,郵差給他送去綠卡。
他的朋友知道後,十分不解:“你年齡比我大,錢沒有我多,申請比我晚,憑什麼比我先拿綠卡?”
小馮微微一笑,說:“因為錢。”
“你來美國帶了多少錢?”
“10萬美元。”
“可是我帶了100萬美元,為什麼不給我批反而給你批呢?”
“我的10萬美元,在我到美國的3個月內,一部分用於消費,一部分用於投資,一直在使用和流動。這個,在我交給移民局的稅單上已經顯示出來了。而你的100萬美元,一直放在銀行裏,沒有消費變化,所以他們不批準你的申請。”
原來如此。美國是一個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國家,你要對美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有益,美國才會接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