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怪獸7(3 / 3)

矮人

身材短小(1米左右)、四肢粗壯的種族,雙頰紅潤,黑眼黑發,留有長須,工作勤勞,不苟言笑,喜喝啤酒、蜂蜜酒。它們的攻擊力很強,可以看清黑暗中的東西,而且對魔法和毒藥有著天然的抗力。矮人的傳說最初源於北歐神話中的杜伊嘉爾,這些矮人與神同時存在,居住於地下洞穴之中,善工藝,對武器製作有高深莫測的天賦,曾為北歐諸神鑄造兵器。

北歐神話中奧丁殺死冰巨人伊密爾以後,將他的頭蓋骨造成了天,又派四個最強壯的矮人立於地之四角,撐住天,不讓天崩墜下來。大部分矮人都很注重自己的族群,對於權力沒什麼欲望,對於財寶卻有很濃的興趣,因此大多為礦工打扮。據說矮人與獸人和小妖精有很深的仇恨。在“被遺忘的國度”裏有四種矮人:盾矮人、金矮人、野矮人和杜伊嘉爾。

棕精靈

蘇格蘭神話傳說中的善良的小精靈,是淘氣鬼的一種。之所以被稱為“棕精靈”是因為這種小精靈總是穿著一身棕色的破衣服。它們的臉又小又平,鼻孔也很小,但頭發卻很長,喜歡獨居,有時也成群出現。與其他的許多淘氣鬼不一樣,棕精靈不大喜歡搞惡作劇,它們希望與人和諧相處,如果人類對它們好的話,它們就會幫人類做家務,但人類不能給它們報酬,一給報酬它們就會永遠消失。

你隻能通過其他方式回報它們,例如在它們可能經過的地方故意留一些食物(例如它們最愛喝的牛奶)。如果棕精靈受到侮辱的話(它們有時候很容易受到傷害),就會離開你並帶走你的好運;如果受到的傷害很大,它們就會不斷給人類製造麻煩。

有的人認為棕精靈實際上是新石器時代一個失蹤的種族,因受到外力的侵略而被迫逃入地下,也有人認為它們是古羅馬家庭守護神拉爾的後代。

神怪

在最初信奉伊斯蘭教的時期,出現過半人半鬼的動物。最初,他們隻是自然的靈魂,但卻在人類世界裏引起了恐慌。他們與人類相同的是:他們要繁殖,他們有相同肉體上的需要,他們也會死,隻是他們的生命旅程更長一些而已。神怪常常是居住在一個古老的油燈裏麵。如果用手摩擦油燈三次,精靈就會出現並會幫你實現三個願望。一次隻能許一個願望。

他們由火和空氣組成,能變成人或動物的形狀。他們無處不在,空氣中、火焰中、地下,以及沒有生命的物體中,例如岩石、樹木或者廢墟中。

那加

印度神話中居住在地下的蛇神,一般上半身被描繪為人形。作為蛇神的那加,傳說除了擁有劇毒和再生的能力外,更被人們作為掌管生死的神靈來崇拜。

傳說中它們居住在地下,擁有可以照亮黑暗的地底世界的世間罕有的寶石。在很多神殿的入口處都有那加的塑像,人們希望以此借由它的力量得到守護。Naga語出梵文,音譯為“那加”。大約在東漢時期,佛教典籍傳入中國,並迅速出現了漢字譯文。

當時翻譯的方法,一般是由胡僧口述,漢僧筆錄。隻是概括地表達佛經的大意,並非一句一字的直譯。但在翻譯的過程中人們驚奇地發現,這來自異國的宗教典籍中竟然有一種神獸與中國人的精神圖騰“龍”極盡相似,它的梵文名稱為“那加”。據記載,那加長身無足,能在大海及其他水域中稱王為尊。其原型當為生活於南亞次大陸的一種蟒蛇,由此看來,它確實與形成機製極其複雜的中國龍有著較大的區別。但是,在佛經漢譯的過程中,“那加”又被一致地譯為“龍”。佛經《智度論》中雲:

“那加,秦(指中國)言龍。”

無論怎樣,它都同中國龍一樣,變幻莫測,風雲際會,升天潛水,興雲布雨。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也說:“難陀龍王,優難陀龍王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天龍八部亦於空中作天伎樂,歌唱讚頌,燒眾名香,散諸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瓔珞,繽紛亂墜,不可稱數。”

這一佛傳故事在中國又演變為九龍吐香水浴佛。由此可見,在佛教中,從至尊悉達多太子降生的那一刹那起,“龍”就與他相隨,其地位尊崇可見一斑。太子降生後,在空中舞樂讚禮的“天龍八部”護法神,更有“龍部”存在,在八部眾中的地位僅次於“天”,神通廣大,具非凡法力。

舍都

薩爾貢二世宮殿的守護神獸,亞述人稱其為舍都,人首、獅身、牛蹄,頭頂高冠,胸前掛著一綹經過編梳的長胡須,一對富有威懾力的大眼睛,身上還長著展開著的一對翅膀,顯得氣宇軒昂,令人敬畏。這種形象的神獸是一種王權不可侵犯的象征。後來它的形象一直影響到其他民族,在古波斯和西亞地區也都十分盛行,它逐漸成為一種吉祥動物,並具有神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