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長角的人
金
元時代,名醫朱丹溪曾遇到一位頭上長角的病人,此人名叫鄭經曆,五十餘歲時,在額上長出一角,後來鄭經曆請另一位醫生亂用藥物治療,以大黃、樸硝等大寒之藥敷在角上,僅過一夜,角竟裂開,血從裂口處濺出,高約數尺,血盡身亡。
古今中外,有極少數人(尤其極少數老年人),頭上往往長出角來。有些人的頭頂上長出兩個大皮角,其部位與牛角、鹿角的生長部位十分相似。
皮角隨著人體的成長而長大,由直立的角變成牛角形狀的彎角。人頭上長角是一種少見的異常生理現象,無論從人角的形態還是生長部位方麵來看,都可算是奇聞。
關於人頭上長角的奇聞,不但中國古代一些著名的史籍如《漢書》、《南史》等等早有記載,而且較近代一些著名的醫書也有治療性的論述。曆代一些醫學家曾對人角生成的原因以及治療的方法進行過探討。
下麵所列舉的,隻是古籍中的一部分記述。
距今約1300年前至公元前 156年,山東膠東地區,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頭上生角,角上有毛,這是中國曆史上對人頭上生角的最早記載。
《南史》中記有孫謙晚年時,頭上長出了一對無骨質的肉角,角形很奇特。梁武帝時,有一位壽高120多歲的老人,頭上長出兩個一寸多高的肉角。
金元時代,名醫朱丹溪曾遇到一位頭上長角的病人,此人名叫鄭經曆,50餘歲時,在額上長出一角,後來鄭經曆請另一位醫生亂用藥物治療,以大黃、樸硝等大寒之藥敷在角上,僅過一夜,角竟裂開,血從裂口處濺出,高約數尺,血盡身亡。
由此可見,對頭上長角的問題,切不可亂用藥物,以防不測。清光緒年間,江南名醫陸定圃在苕城有一個親戚——沈老婦人,她74歲時,突然頭上偏右側,生出了一角,初起微痛,後來每感到痛時,便發覺角在變大,三年後,角已堅如石,色微黃,角尖有三個凹洞,紋色微黑如犀角,角根之間微有紅腫。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皮膚科主任土肥慶藏和遠山鬱三兩位教授合著的《色彩皮膚病圖譜》中記載著一個年已75歲的人頭上長角的情況:“40歲起在頭左側後部長出一大皮角,彎曲如S狀,長18厘米,伸展全長26厘米,在表麵上有20多條縱線,呈黃褐乃至暗褐色,堅硬如同牛角,觸碰有疼痛感。
“此外,位於頭右部有一個小皮角是三年前長出來的,屢次脫落,長6厘米,直徑3厘米,周圍潮紅。”上述長26厘米的皮角病例在世界上是稀有的。
在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還保存有江戶時代末期記錄長著皮角的患者的案卷。其中記載了當時擔任治療的醫生指導下畫的“皮角圖”。
日本醫學史學會編的《圖錄日本醫療事業文化史料集成》第一卷裏,介紹了順天堂大學醫學部灑井博士對這案卷的解說,患者是一個40歲的男人,“天保元年(公元1830年),在發髻兩側生出兩個三寸左右的皮角,接著在其前後又生兩個牙狀物,又在髻角處長出三個小指大的東西。
“患者苦惱於強烈的頭痛和失眠,遍訪各地名醫而治不好。在絕望中受到高崎的中醫外科大夫千良哲的治療而痊愈。”
為什麼一些人(尤其老年人)的頭上會長出角來呢?這是屬於異常生理變態,是醫學史上的一個謎。醫學家們對此謎的看法不一,有些醫學家認為,皮角是由於皮膚某一部分肥厚角化的結果,促使角化的原因是由於頭皮某一部分受激烈刺激,產生角質積蓄而呈現出角的形狀;有些醫學家認為,頭上長角與肌體遺傳物質的變異有關,有些人 (尤其老年人)可能會發生某些細胞組織的變異反應,這種變異和人體遺傳密碼發生紊亂有一定的聯係。
具體原因究竟是什麼?目前尚無統一意見,還有待今後醫學家們繼續努力深入探索和研究。
樓蘭遺民的神秘麵紗
據
史料記載,2000年前,羅布泊湖濱的樓蘭王國綠樹成蔭,境內的森林鳥禽翩翩。公元3世紀後,流入羅布泊的塔裏木河下遊河床被風沙淤塞,改道南流。樓蘭綠洲因得不到水源灌溉,綠洲被沙漠吞噬,草木枯死,部分人口遷移。加上公元500年左右被零丁國所滅,樓蘭王國最終神秘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