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危險之中,伸出援手3(1 / 1)

左宗棠也沒有想到,在曾國藩的麾下,他晉升能如此迅速。

太平軍被趕出江西後,卻在浙江勢如破竹。鹹豐十一年九月,浙江全省幾乎全部被太平軍占領。鹹豐十一年十月十八日,朝廷命曾國藩督辦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軍事。

曾國藩用人,抱定立人、達人之原則,絕不因自己用著順手就把這個人壓在自己手下不使其升遷。他早就想為左宗棠謀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浙江失陷,給了他這個機會。他決定將浙江軍務全盤交給左宗棠,讓他從此獨當一麵。十一月十六日,曾國藩在複左宗棠的信中寫道:昨奉廷寄諭旨,謬以鄙人兼辦浙江軍務。位太高,權太重,虛望太隆,才智太短,殆無不顛蹶之理。即日當具折請辭,而推閣下督辦浙江軍務。

他說到做到,當月二十五日,他上《懇辭節製浙省各官及軍務等折》,說明了自己的想法:“以臣遙製浙軍……不若以左宗棠專辦浙省……其才實可獨當一麵。”左宗棠聞訊大喜。這麼多年來,他一直盼著有離開曾國藩羽翼、自己開辟乾坤大展拳腳的一天。他率領軍隊,興衝衝地準備起程。這時曾國藩卻給他寄來信件,命他按兵不動。原來此時太平軍已經把浙江巡撫王有齡圍困在杭州,王有齡凶多吉少。如果左宗棠馬上出兵救援,萬一失敗,左氏得承擔救援不力之責。如果救援成功,把王有齡救出來,那麼浙江巡撫還是要由王有齡來做,左宗棠如何安置?因此直到十一月底,得知浙江巡撫王有齡在圍困中自縊而死,曾國藩才密奏清廷,請以左宗棠為浙江巡撫,同時命令左宗棠迅速入浙。曾國藩心機權術之深,可見一斑。

十二月二十四日,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浙江巡撫,從此,當過多年“假巡撫”的左宗棠成了真巡撫,正式步入大員係列。在投奔曾國藩之初,左宗棠所期望不過是“以小營官自效”,孰料“進步”速度如此之快。這當然全是曾國藩提攜之效。曾國藩好事做到底,不但把駐紮在贛浙邊界的湘軍統歸左宗棠節製,而且慷慨地給了他向皇帝的專奏權和征收厘金權。

入浙是左宗棠一直以來的夢想。早在楚軍出湘之始,左就注意到浙江這個最富之地。曾國藩這次超額滿足了他的夢想,令他快慰不已。而曾國藩在入浙時機上的選擇,更讓他看到曾國藩為他考慮的細致周到。此時的左宗棠,對曾國藩發自內心地尊重感激,和曾國藩交往中,變得畢恭畢敬,“修敬先達之禮”,“每事必請教而後行”,稱“滌帥與我,情意郛洽之至”。這是雙方合作中最情投意合的一段。

獲得了更大平台的左宗棠的才幹更揮灑無餘,他竭盡平生才力,專注於浙江軍事。同治二年(1863)三月,清廷超擢他為閩浙總督。

左宗棠擔任巡撫,已經屬於破格超升。而僅僅一年之時間,就又擢升總督,居然與曾國藩平起平坐,分庭抗禮了。他在家書中說:“近奉衝聖寄諭,吾與滌公均平列。”。這一年多時間,左宗棠並無特殊建樹,何以如此輕鬆取得與曾國藩平列的地位呢?這道聖旨的背後隱藏著大清朝廷極為深刻的用心。原來,曾國藩此時權傾天下,擁兵過廣,已經令清廷不放心了。他們怕曾國藩尾大不掉。使左氏與曾分庭抗禮,就是為了分裂湘軍,牽製“兵權過重”的曾國藩,達到分湘係集團而治之的目的。

而之所以起用左宗棠來牽製曾國藩,是因為清廷敏銳地發現,左宗棠與自己的恩主曾國藩之間出現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