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守望者的幸福45(1 / 2)

第五章 一顆西瓜的人生意義

下鄉去做一個高一孩子的家訪,到了村裏,卻是正午,熱浪翻滾的街道上看不到一個人。

向誰打聽好呢?正無計可施的時候,我突然想起去年畢業的一個叫姚磊的學生是這個村裏的,便撥通了他家的電話。

接電話的,是姚磊的媽媽。當我報出身份並說明來意後,她馬上說,老師,你就等在村口,我這就去迎你。

沒幾分鍾,姚磊的媽媽便從一個巷道出來,一邊疾步走,一邊使勁向我招手。你是縣中的?是姚磊的老師?趕緊,這兒熱,先進家。見麵後,二話不說,她便領著我往她家裏走。

姚磊的家是舊式的土坯房,伏在一大片磚瓦房中間,顯得簡陋而寒酸。姚磊的媽媽一邊走,一邊說,這幾年,供著三個孩子上學,我和他爸掙的錢,都用在了弟兄仨身上,家裏破爛成這樣,也顧不上管了。果然,屋子裏,牆皮不少地方都脫落了,斑斑駁駁的。老式的大衣櫃旁邊,有一台破舊的落地扇,應該好長時間沒用過了,一個電源插盒找了好半天才找到。電扇轉起來,轟隆隆地晃,仿佛要散架了。

姚磊的媽媽也不知道從哪裏抱出一個大西瓜,三刀兩刀很利索地切開,一下子全擺在我麵前,說,老師,他爸爸在廠裏打工,中午回不來,天氣熱,沒什麼好招待你的,吃塊瓜吧。

你們都是好老師!姚磊上學的時候,常提你們呢。也許是長年勞累,姚媽媽臉色黑黃黑黃的,而且瘦,刀刻一樣的皺紋滿布在她的臉上,她的臉就像一個皴縮的核桃。不過,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整個核桃是笑著的。

你們老師們待他都太好了。有一個數學老師,待他最好,聽姚磊說,老師有不會的數學題,還要和他一塊商量呢。而且姚磊還說,他的(解題)方法比老師的簡單,老師還盡聽他的呢。

我有些納悶。去年教姚磊數學的王老師,是教學高手啊,怎麼還用處處向姚磊請教呢?姚媽媽顯然並沒有注意到我的納悶,還沉浸在自我的喜悅裏:本來,姚磊的數學差著呢,高考的時候,愣是考了130多分,你說,數學老師幫了多少忙啊。

我突然間明白了。王老師一定是用另一種形式的尊重和肯定,換回了姚磊學數學的信心,從而讓他的成績突飛猛進了吧。

在縣中上了三年學,姚磊也勤工儉學了三年。他說,他這三年,從來沒有感覺過丟人。老師們待他太好了,每次,他去辦公室收廢紙,都有老師親手幫他把廢紙收拾在袋子裏呢。

提起兒子的勤工儉學,姚媽媽似乎更有說不完的話。

姚磊說,有一個上點歲數的女老師,他每次去,辦公室總有她等著。而且,不管別的老師那裏有沒有廢紙,她那裏總會有。每次,她都會招呼姚磊,說,來,孩子,我這裏有廢紙,我幫你裝上。姚磊和我說,每次這位女老師笑著和他說話的時候,他都覺得,那個老師好像我——他的另一個媽媽,我是說,我的孩子那一刻心裏不知道有多溫暖啊……

說到這兒,姚媽媽禁不住笑了起來,笑著笑著,淚流滿麵。

老師,說實在,我們這個家日子是緊巴點,難點。可是,我們從來沒為這個難喊過累,喊過苦,你說,有這麼多人幫著咱們,多難的事過不去啊。

說完,姚媽媽從裏屋掏出一個蛇皮袋子來。說,這就是孩子上學時候拾廢紙的那個袋子,姚磊說,媽,你給我把保存著吧,將來,我大學畢業了,看到這個袋子,就知道該去報答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