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聰明穎悟,記憶力極佳。他拚命地看課外曆史書籍,還上私人開設的書法課和法文課。他對那礙手礙腳的書法不感興趣,而任由信筆隨心,龍飛鳳舞,因而兩門課成績都很一般。但他自己卻利用時間拚命看喜歡的書,知識十分廣博。
他自己說:“人們從未看到我讀書,隻看到我老是懶洋洋的,惡作劇或做遊戲,事實上我在吃飯時讀、在床上讀、在沒有人讀書的時候讀。自從5歲以來,我讀了所有的讀物。”其中有《聖經》、《一千零一夜》、《東方的來信》等等,他的博覽群書,使他成了一個知識豐富、見多識廣的人。
1796年,拜倫8歲的時候,得了一次“猩紅熱”病,病愈之後,母親帶他去農莊度假。麵對那優美的自然風光,青山綠水交相掩映,群鳥飛翔,百獸出沒,拜倫心底那股熱情一下迸發出來,不禁流連忘返。拜倫在那些瀑布下、嶙峋的亂石中,拖著跛腿,興致勃勃地從一塊石頭跳到另一塊石頭上,那時他才真正像個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忘了那些不該屬於他的憂鬱、苦痛與煩惱。
坐在山岩上,對著河水和沼澤冥想,或者緩緩地尋覓樹林蔭蔽的地方和人以外的萬物共同生活,或者攀登斷崖絕壁,和那荒野中的禽獸一起,看夕陽下沉、淺霧漸起,那是多麼令人沉醉。是的,隻有在自然中拜倫才完全沉醉了,沒有了煩惱。
拜倫一旦從自然回到現實的生活中來,他又常常苦惱。
這時拜倫常見到他的表姐瑪麗·達夫,她是一個清純可愛而美麗的姑娘,拜倫常和她一起散步。他覺得自己非常喜歡瑪麗,但他自尊敏感的心又總是對自己的跛腳感到害羞而且以此為恥,他對自己一高一低跛腳的樣子刻骨銘心似的傷心悲痛,而且自覺可笑,他的自慚形穢使他莫名地傷感,莫名而持久地失落,也莫名地對自己生氣。也許是責怨命運的不公,他常常一陣陣地沉默。
有一次,一陣長久的沉默之後,拜倫竟猛地從桌上抓起一把小刀向自己的胸口刺去,把母親嚇得魂不附體,奪下刀子才算完事。一個多麼自尊、倔強、剛烈的孩子。母親脾氣仍是同樣的暴烈,常常大罵。有一次,母親大叫:“你這個瘸鬼!”拜倫陰鬱地回答:“母親,他是你的兒子。”這一對話是多麼讓人心寒心酸。
而這時,命運對拜倫來說,突然有了一點兒轉變。原來,在拜倫6歲時,他的伯祖父即那位紐斯台德莊園的主人、第五代拜倫勳爵的兒子死於戰場,再無其他繼承人。那樣,詩人拜倫就要成為他伯祖父的繼承人了,就要承襲男爵席位而且將要成為紐斯台德莊園的主人,他們貧困的生活就要有所改變了。
然而,他的伯祖父“邪惡勳爵”並不理睬拜倫母子二人,仍讓他們過著寒酸的生活,他自己在紐斯台德莊園裏更加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破壞那裏的一切。因此,直到1798年即拜倫10歲的時候,他伯祖父最終在紐斯台德死去,他才繼承了伯祖父男爵勳位和紐斯台德莊園,他成了第六代拜倫勳爵。當拜倫剛聽到這個令人驚異的、突然改變命運的消息時,他高興地奔向鏡子,興奮地問他的母親是否能看出他身上的變化,因為他自己在鏡子裏什麼也看不見,或許眼裏隻有淚珠。這消息太令人激動了,或許從此就會是另一種生活了。
第二天早晨,拜倫來到學校點名時,校長看見他,不再隻是叫他“拜倫”了,而是叫他“拜倫男爵”,他本想像平時一樣平靜地答一聲“到”,但他卻不能,他哇的一聲在眾人麵前哭了起來。這是多麼令人驕傲和自豪的時刻呀,這一天,拜倫坐在教室裏思緒聯翩。教室裏真靜,而這時拜倫卻放了一個很響很響的屁,在教室裏如打了一個響雷一般,同學們都用驚疑的目光互相詢問是誰,老師也不禁在台上呆了片刻,拜倫勇敢地站了起來,聲音洪亮地說:“是我。”同學們都笑了,並不完全是嘲笑這個剛剛成為男爵的拜倫,他們都感受到了拜倫的勇氣。
從現在起,他就要離開阿伯丁去紐斯台德莊園接受他的產業了,命運的變化真是令人難以捉摸。動身時,母親賣了家中所有的家具,總共賣了74英鎊,足見家裏當時的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