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能接受別人的建議,因為他們覺得放不下麵子。
無論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我們常常會有與人意見、想法不一致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多數人都會有一種強烈欲望: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不管自己的觀點的對錯。可是,卻有很多人即使經曆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準備了好幾大塊磚頭厚的資料,與對方爭得麵紅耳赤,但最終也未能將對方說服,反而使得對方對自己產生厭惡心理。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先生曾說過:“如果你辯論、爭強、反對,你或許有時獲得勝利,但這種勝利是空洞的,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了。”此話可能說得有些過於絕對,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與人爭辯、作對,最起碼的也會暫時讓別人有些反感。
著名心靈導師戴爾·卡耐基先生的著作《人性的弱點》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去銀行開戶,但是他拒絕填寫銀行需要的相關資料。
銀行職員並沒談及為什麼需要這些資料,客戶為什麼必須填寫這些資料。相反,他仔細詢問這位客戶需要什麼,並同意了客戶的一些要求。同時,銀行職員告訴這個年輕人,這些他拒絕回答的資料,其實也不是非填不可。但是,假定遇到意外,他是不是願意銀行把錢轉給他所指定的親人的賬戶呢?
“是的,當然願意。”年輕人馬上就做出了回答。
“那麼,你是不是認為應該把這位親人的名字告訴我們,以便我們及時地按照你的意思把事情處理好呢?”
“是的!”客戶再度回答。
最終,客戶不僅填寫了所有資料,還和這位銀行職員成為了好朋友!
由此看來,無論你是否想聽取他人意見,來完善自己的觀點,還是想去說服別人,讓別人與自己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或是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我們都應該首先停止爭論,謙虛地聽完對方的意見與想法,要有虛心的態度,先接受別人的建議。其實,當我們認真聽取他人的建議的時候,對方自然就會對我們有一種好感,願意與我們溝通,對我們敞開心扉。我們要時刻地明白,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隻有不斷地從別人的見解中汲取合理、有益的成分,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減少失誤,取得成績。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既有自己的長處又有短處。無論是在事業還是在婚姻中,如果能找到與自己在能力上形成互補的人,一起工作或生活,會使雙方的關係更加融洽,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
傳說普羅米修斯創造了人,又在每個人脖子上掛了兩隻口袋,一隻裝別人的缺點,另一隻裝自己的缺點。他把那隻裝別人缺點的口袋掛在胸前,另一隻則掛在背後。因此人們總是能夠很快地看見別人的缺點,而自己的缺點卻總看不見。自己的缺點自己是很難看見的,所以需要有人經常不斷提醒。當別人指出你的不足時,你應該虛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