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幸福感不是由擁有多少來決定的(1 / 1)

美好的生活並不在欲望之巔,有很多被欲望困住的人帶著不安的靈魂,和欲望一起沉淪。

作家桑達克說:“除了滿足欲望之外,人生還有更多值得追求的東西。”雖然現代人擁有的東西比上一代人多,但是大家的滿足感卻日益降低,而滿足感之所以降低,正是因為什麼都想要,這種心態是有害的。

你也許會納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為何反而幸福感下降;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人們的臉上似乎更缺少應有的笑容。擁有幸福有那麼困難嗎?怎麼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奪去了我們的幸福?

有錢能幸福嗎?不一定,有可能為金錢的保管、貶值以及自身安全而痛苦呢!

有權能幸福嗎?不一定,“高處不勝寒”,有可能為孤獨、寂寞而悶悶不樂呢!

有名能幸福嗎?不一定,有可能為輿論界的或貶或褒而深深地煩惱呢!

有貌能幸福嗎?不一定,古人說“紅顏薄命”,因為美貌,可能會任性,嬌氣太重,因此也會帶來許多煩惱,甚至災難……

其實,通向幸福的一個巨大障礙就是我們的欲望過多。幸福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而在於你怎麼看待擁有。從一定角度上說,金錢確實能夠給人們帶來感官上的幸福,但金錢帶來的滿足是暫時,在大部分時間裏,依然會很空虛。反倒那些看淡金錢,平實生活的人覺得很富足。

每個人都希望活得幸福,但有些人即使已經生活在幸福中,卻還是感覺不滿足,明顯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人如果陷入無限的渴求之中,被物欲所牽製,就會淪入心理生活不平衡的困窘狀態。

有一個人到朋友家裏去作客。

主人留他吃飯的時候,他覺得菜沒有味道,於是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鹽,他吃起來就覺得十分美味。吃完飯以後,這人還在回味剛才的事情。他心裏想:“菜的味道好是從鹽中得來,不多的鹽就已經這樣美味,那麼多吃些鹽,味道一定格外美妙。”

這樣想著,他就向主人要了一大杯鹽,然後一口吞進嘴裏去,不料苦得要命,就急忙把鹽從嘴裏吐出來。

他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不認為是鹽本身太多的原因,卻認為自己吃的方法不對,而且怪罪主人不肯告訴他正確的吃法。

人對物質財富的需求也是如此,適量的財富就像調味用的鹽,可以讓我們品嚐到生活的輕鬆和美好,讓身體舒適、心靈舒展。但是一旦對財富的奢求過度,就會失去追求財富的本來意義,把人生變得苦不堪言。

古希臘時期的馬其頓王國亞曆山大有一次拜訪大哲學家戴奧真尼斯,一方麵是表達推崇之意,另一方麵則希望聽取幾句智慧雋言。

他們交談甚久,結束時,戴奧真尼斯詢問亞曆山大有何生命計劃。

亞曆山大說:“計劃征服整個希臘(好一個遠大的目標)!”

戴奧真尼斯繼續追問:“征服希臘之後要如何?”

亞曆山大說:“計劃進一步征服小亞細亞。”

“之後呢?”

“要征服全世界。”

戴奧真尼斯不改窮追不舍的個性,繼續問道:“征服全世界之後要如何?”

亞曆山大告訴這位哲學家,完成這一切之後,他打算放鬆自己,好好享受人生。

戴奧真尼斯笑著回答說:“你何不省下一切麻煩,現在立刻放鬆自己,享受人生呢?”

是啊!追求隻是人生的手段,生活才是人生的目的,把追求看成目的,而忘了怎麼過好生活,那可真是白活了。試想,當一個人創造了豐功偉業,賺到了幾世都花不完的財富,卻從來沒能好好地坐下來安心吃過一頓飯,那麼,所有的成就是不是都變得很可笑?被誘惑所纏繞,人生的不幸就開始了。假如一個人抵禦不了美食的誘惑,那麼自己就會被肥胖所累,甚至可能會死於貪吃的暴食。山珍海味再好,超量之食也是毒藥。假如一個人抵禦不了財富的誘惑,那麼自己就會被金錢所累,甚至可能會死於貪婪的欲望。金錢財富再好,無道之取也是絞索。假如一個人抵禦不了美色的誘惑,那麼自己就會被性欲所累,甚至可能會死於“刀尖上的蜜糖”。假如一個人抵禦不了權力的誘惑,那麼自己就會被權魔所累,甚至可能會死於相互傾軋之中。欲望太多,就沒有幸福可言。

史蒂芬·霍金建議我們:“當期望降低到最小時,我們就會感恩擁有的一切。”欲望的永不滿足不停地誘惑著人們追求物欲的最高享受,然而過度地追逐利益往往會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凡事適可而止,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擁抱人生的幸福。

托爾斯泰說:“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一個人幸福與否,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的擁有。通向幸福的一個巨大障礙就是我們的欲望過多,不能正確對待所擁有的一切,總是渴望還沒有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