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馬上武士(1 / 2)

高遠城外,木曾義康一千名足輕在距城不遠處列陣嚴陣以待,切斷高遠城武田軍北上的通道。陣勢前方地勢稍稍凸起處是瀧川一益的鐵炮隊藏身處,因為瀧川一益並未獲準使用馬標旗幟,隊伍使用的仍然隻是內島氏的旗幟。

“秋山信友會選擇出擊嗎?”木曾義康內心有些糾結。內島氏理隻留他一千人與瀧川一益的二百五十人在此防守,本意就有引誘秋山信友出城一戰的意思。

若是對方出戰,就是考驗木曾軍戰力的時刻了,秋山信友勇猛過人,代晴信統領伊那的這幾年中,所向披靡,率領部眾東征西討,鮮有敗績,為武田氏平穩伊那局勢立下汗馬功勞。手下的上伊那眾與西諏訪眾的戰力很強,對木曾義康來說是一個挑戰。

如果能一舉擊潰信友,必定能大大打擊武田方的軍心,作為對陣第一陣,他本人也將立下大功,若是能順勢拿下高遠城,那就更加功不可沒了,經此一戰便能提升本家在內島氏諸臣從中的發言權。

當然,若是防守失利則需承擔相應後果,不過,在獲得瀧川一益的協助後,木曾義康倒不太擔心會被信友突破防線。一益的鐵炮隊雖然僅有七十餘名射擊手,不過威力驚人,在戰鬥中的作用不能以人數論。

唯一可慮的是如何在戰鬥中維持木曾軍的損失,並且能順勢攻入高遠城中。

。。。。。。。。。。

“大人,剛剛城外探子射入弓矢傳遞消息,上伊那宮所、平出、黑川、笠源與西諏訪花崗、矢崎等地頭在高遠賴繼的策反下於日前反叛本家,投靠內島氏,目前正在動員兵卒加入內島軍勢。”平四郎在本丸外跪報。

秋山信友雙手緊屋成拳,這些可惡的勢利小人!

稍稍平息心中的怒氣,信友說道,“知道了,平四郎。”取過武器架上的太刀,問道,“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隨時可以出戰,大人。”平四郎伏首回稟。

秋山信友嗯了一聲,點點頭,徑直走出本丸,經過平四郎身邊時,停頓一下,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木曾軍勇武善戰,我們不能小視他,但也不會怕了他,這一戰要打出我們伊那諏訪男兒的氣勢來給天下眾人看看。在戰場上要跟緊我,平四郎。”說罷在走廊上漸行漸遠。

平四郎大聲道了一聲嗨後,站起身追上信友的腳步。

秋山信友二人步下城樓時,武田軍除了約有三百名城兵仍在正常守城外,其餘足輕早已在城中完成了集結。

武田家的兵役是傳統的日本戰國兵役製,即當主控製部分直轄兵卒及豪族家臣,由他們再控製部分兵卒及家臣,家臣的家臣控製部分兵卒甚至還有家臣,直接控製的武士稱為旗本,而大部分的兵卒並不由當主直接控製,而是通過控製家臣而達到控製他們旗下兵卒的目的。

這種兵役與中國春秋戰國時的封建製有些相像,武士同一時間隻向一人效忠,即家臣在向主公效忠時,並不向主公的主公效忠。相對應的,豪族在臣屬於強力大名時會喪失一些獨立豪族的利益,不過相對的也能保存並新增部分利益。

所以,在創業或是中興之主掌舵時,一家的發展會非常迅速,周邊的豪族有時候為了某些原因甚至會主動臣服於他,不過這種發展若未經過長時間的強力整合、消化,更多的隻是各方勢力的暫時妥協,家臣團非常鬆散。就算整合消化後,若是當主沒有全盤掌控的能力,也容易被家臣下克上。即發展得快,崩潰的更快。這點在武田信玄與織田信長死後,武田氏與織田氏的迅速分崩離析可以略窺一二。

秋山信友站在武田割菱旗幟邊,靜靜的望著眼前的武田兵卒。集結在最前方的是信友的直轄兵卒,五十名馬上武士,五十名弓足輕,二百名槍足輕,之後是平四郎等武田家陪臣的兵卒,再往後則是當地依附武田的豪族地侍,這部分兵卒最多,有近四百餘人。若加上守城的城兵,足足有近七百人。

“城外麵有我們的敵人。”秋山信友盡量平緩著聲調。

“他們前幾天圍住我們的城池,又切斷了城內的水源。”

“大家說要怎麼辦?”

“出城打敗他們!”

“出城打敗他們!”眾兵卒異口同聲的喊道。

秋山信友見士氣可用,便緩緩平舉雙手,正色道,“打開城門,出擊!”

。。。。。。。。。。

木曾義康坐在軍陣中與木曾氏一眾家臣苦苦思索之時,忽然聽見城內傳來的鼓噪聲。他仔細聽了一下,笑道,“武田家最年輕的侍大將嗎,來吧!”

隨著高遠城城門“吱啞”一聲從內部向外打開,近三百名武田弓足輕挨順出城列陣,然後是槍足輕,馬上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