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馬上武士(2 / 2)

木曾軍因為剛剛依附內島,未來得及換裝,並沒有內島軍那麼好的裝備,連忙將擋箭櫓抬到了陣前,弓足輕上前準備對射。

瀧川一益的鐵炮隊射程覆蓋了木曾義康的本陣。一益本人隨隊指揮射擊。

秋山信友在城外重整陣形後,便令弓足輕抬櫓上前對射。而槍足輕與馬上武士則列陣待發。

木曾軍弓足輕依照義康的囑咐,佯裝不敵,在扔下幾具屍體後。馬上歸還本陣。信友見已方火力壓製成功,便令馬上武士與槍足輕上前推進,至於他為什麼不繼續使用弓足輕前進射擊,主要是因為日本弓遠處的殺傷力有限,要很近才有用,不過很近的話近戰兵種一下就帖身了,所以日本弓足輕最大的功能就是戰前的火力壓製。或者是在伏擊戰(近程)、守城戰時使用。

義康使用的是收縮防守陣形,弓足輕在前,本陣在中間,處圍則是槍足輕。精銳的武士與馬上武士都收縮在本陣中,養精蓄銳。而一益的鐵炮隊與外圍的槍足輕差不多位置,隻是地勢偏高,義康又安排近百槍足輕在小山丘下方專職防守。

武田軍勢在推近到一半的距離時,信友一聲呼喝,旗下的近千槍足輕開始衝鋒,而近百的馬上武士則開始集結列陣,武田軍的馬上武士雖然不能如內島氏的騎兵一般人人都能單手持僵操控馬匹,騰出一隻手在馬上使用武器,並且衝陣、切割、迂回各種騎兵戰術運用自如。不過武田馬上武士能在當時馳名日本,也有他的獨到之處,他的戰術是步行足輕先行衝鋒,待衝至一半時,馬上武士雙手持僵衝撞敵陣,一旦數十上百馬匹撞入敵陣,如果敵陣不是久經訓練,一般都會被撞亂,一旦出現混亂,馬上武士再下馬配合馬上將衝到敵陣的步行足輕武士趁勢砍殺一通。因為此時日本職業兵(即武士)很少,大部分是未經訓練的足輕,所以這種戰術非常湊效,而以這種戰術,武田晴信在信濃鮮有敗績。

木曾義康手持氏理贈送的望遠鏡眺望戰場,見秋山信友開始集結馬上武士,忙一臉凝重的喚過近侍。

“傳信瀧川一益,武田軍馬上將騎馬衝陣,務必請他率鐵炮隊攔截射擊馬上武士,其餘的兵卒全交由木曾軍防守,他一概不用理會。”

“遵令,大人。”

瀧川一益在接到義康的傳信後,馬上令鐵炮隊分成三列,二十五人一列,嚴陣以待。在使用釣瓶擊與早合、三段擊,改進閉氣螺旋等技術後,內島氏的射擊速度能達到2-3秒一輪,在武田馬上武士集結衝陣到衝陣到木曾軍之間,應該能射擊2-3輪。

戰場中,武田氏的槍足輕再過一會便會與木曾軍貼身肉搏,而馬上武士也完成了集結,秋山信友一聲大喝,當先一騎衝向木曾軍勢。信友身後,武田軍馬上武士如山洪暴發之勢隨著信友直傾泄向木曾一方。

秋山信友堅毅的臉龐上略略彎起弧度,“槍足輕馬上將與木曾氏接戰,接戰前馬上武士將會先行到達衝陣,以木曾軍側翼的承受能力,很難在百騎的衝撞下還能保持不亂。一旦混亂,勝利就是屬於我的!”戰爭的進度按照信友的預料一步步的進行著。

“砰、砰、砰、砰”。。。。。密集的鐵炮聲震耳欲聾。信友身邊的一騎“嘶律”一聲倒了下去,馬上武士重重的摔在地上,身後似乎還有馬匹與武士的受傷倒地聲。秋山信友來不及細想,仍然向前衝鋒,馬上武士即然已經排列陣型並發起衝鋒,沒有到達目的地前是不會因為其他的原因而停止衝鋒的!

“砰、砰、砰、砰”。。。。。。又是一陣密集的鐵炮聲,這一次,信友的馬匹也“嘶律”一聲,雖然沒有被鐵炮擊中,不過因為受到驚嚇,一聲長嘶之後,停了下來,不論信友如何催促,隻是原地轉圈,無論如何不再向前衝鋒,而身後的幾名馬上武士受到他的幹擾,也停頓了下來。

前方,依舊向前衝鋒的馬上武士隻有不足三十騎。秋山信友麵色紫漲,他勒緊僵繩,四處看了看,身後有大約三十匹馬匹及武士中彈倒地不起,另有四十名左右和他的情況一樣,馬匹受到驚嚇而停止衝鋒。

“砰、砰、砰”。。。。。。在即將衝撞到木曾軍的時候,又有一輪鐵炮聲奪走前方繼續衝鋒的十餘騎馬上武士性命,而剩餘的十餘匹馬匹也在瞬間撞上木曾軍勢,木曾軍軍勢早就嚴陣以待,百餘名槍足輕合力使用長槍將這最後十餘馬匹刺倒在地,武田軍屢試不爽的戰術宣告徹底失敗!

秋山信友在最後一輪鐵炮齊射時,發覺到鐵炮的發射地點正是距他右手邊僅有二十餘米的小山丘上,他一聲大喝,“大家下馬,隨我衝殺!”說罷當先下馬向山丘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