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把孩子的老師看成盟友(2 / 2)

畢竟,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它與社會、家庭的教育環境有著密切的聯係。社會的複雜化,家長無知的淡漠化,導致了學校教育陷入了無助與無奈之中。在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充滿誘惑的網絡虛擬世界無時不在吸引天真孩子的好奇心,不良因素隨時侵襲一顆顆還不具備明辨是非的童心,學校無力改變社會環境並解決全部教育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校老師的分內職責,也是每位父母的第一要職,無論是老師和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因此,教育不是父母或老師一方的義務,社會和家庭應該密切配合,父母應該把老師看成盟友,實現教育互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一位媽媽就這樣說過,自從她的孩子上了幼兒園,她就沒怎麼管了,特別是學習方麵的,幼兒園當然會教了。這樣的後果是她的孩子在全班同學中識字量最小,識字能力最差的一個。現在她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必須要和老師配合起來教育孩子。

一般來說,孩子在3歲時就該入幼兒園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將由家庭和學校共同承擔。因此,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共同教育培養孩子。

家長首先要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要幫助孩子做好心理方麵的準備。告訴孩子,幼兒園裏有許多老師和小朋友、很多玩具,老師和小朋友唱歌、跳舞、做遊戲、講故事、學習本領等,使孩子產生向往幼兒園的願望。家長還應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訓練孩子自己洗手洗臉、大小便,自己吃飯等,有意給孩子提供多和其他人接觸的機會。

接下來,當孩子入園後,家長應與老師經常保持聯係,隨時了解學校對孩子教育的要求,以及自己孩子在學校的一切情況和表現,征詢老師的意見,並向老師如實地介紹自己孩子的特點及在家庭的表現,以便老師有針對性地教育。如果家庭與校園步調不一致,就會使孩子無所適從,甚至養成不良習慣。倘若孩子在學校犯錯後,受到老師的批評或被別的孩子碰著啦,孩子常常會滿懷委屈或不滿地向家長訴說,家長切記聽後應保持冷靜,不要隨便評價或指責老師,應該把情況問清楚後,耐心幫助孩子,使孩子有正確認識,並改正錯誤。

最後,要告誡每一位家長的是,應該把孩子的老師當成你的盟友,尊重老師的勞動,大力支持老師的工作。加強與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步接軌,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長學校聯係網絡。隻有這樣,才能為孩子的全麵發展和健全人格栽培良土,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唯有這樣,才能切斷“惡性循環”的教育帶子,為教育好孩子開創一片藍天。

§§第三章 在繁忙的工作中,跟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