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理智型媽媽(2 / 2)

更糟糕的是,媽媽的說教會阻礙孩子清楚表達情緒,逐漸就會壓抑了孩子的情緒表達。久而久之,孩子會感到無法得到媽媽的理解,無法和媽媽溝通,慢慢地就不再嚐試向媽媽吐露心聲。此外,孩子不能痛快表達的情緒並不會自行消失,它們總會試圖通過其他途徑表達出來。如果找不到適當的方式,有些孩子甚至會以傷害自己的方式試圖表達內心的挫折感。這是任何一個媽媽都不願意看到的。

誠然,遇事冷靜理智,是一種可貴的品質。但是作為媽媽,僅僅冷靜理智是不夠的。在此,我建議精明強幹的理智型媽媽不要被一種角色所束縛,應注意在各種角色間的轉換。工作的時候,你可以是一個精明理智的管理者,下班回家之後,你就需要提醒自己:“現在我不是主管,而是一位母親。”

同時,理智型媽媽也要學會真誠表達自己的情緒,用言語和行為表達對孩子的愛,讓孩子有機會宣泄不良情緒。家,本是一個可以自由表達的地方,作為媽媽,應當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提到某些不愉快的經曆時,認真傾聽,適時表示理解和接納,不要急於做出正確或錯誤判斷,更不要隻顧著給孩子講大道理。記住,在這個時刻,孩子才是主角。如果孩子拒絕了你,也不要強求孩子聽你的建議。若能保持這種客觀冷靜,同時又是支持性的態度,孩子會更願意傾聽你的看法,接受建議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還要有一點,就是不要包辦代辦,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可製定簡單明確的必要規則。由於知識、經驗不夠豐富,加上邏輯思維能力不成熟,孩子有時的確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但經驗累積的過程非常重要,孩子必須有機會練習如何做出正確判斷和決定。當孩子做出錯誤判斷時,媽媽應給予適當的輔導,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他的做法不合適,同時可以提供解決方法給他選擇,並講解怎樣解決問題才是正確的。而必要的規則,可以控製孩子不會做出過分的或危險的行為。在一些必須堅守的原則方麵,讓孩子明確知道你可以容忍的底線,也就是什麼行為是絕對不能允許的,什麼是可以做的,更有利於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

做到以上幾點,相信理智型媽媽同樣可以成為一個和藹、親切、與孩子關係融洽的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