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給殘疾的孩子一顆平常心(2 / 2)

有這樣一個關於上班族媽媽教育自己殘疾女兒的故事:一位媽媽和女兒一起坐公交車去辦事兒,女兒因身體不好,感覺有些累,就對媽媽要求坐下來。媽媽就鼓勵孩子跟旁邊的哥哥說讓哥哥讓座給她,可是女兒遭到了拒絕。媽媽就跟女兒說沒座位沒關係,堅持一下就到了,那位哥哥也很累的。她這樣是為了讓女兒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要求,有些能夠實現,有些不能實現,要用一顆平常的心去看待這一切。後來,還是有好心人主動給女兒讓了座。她教育女兒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去麵對。

後來有一次,媽媽和女兒去購物,在排隊時,有個婦女用奇異的眼光看女兒。媽媽見了那種眼神很不喜歡,但她想不應該太在乎別人對孩子的看法,怎麼看是別人的自由,自己無權幹涉。就把重點轉移到了女兒身上,於是她就對女兒說:“寶貝兒,阿姨看你呢,是不是阿姨想要跟你說話,你去跟阿姨打個招呼吧。”女兒就真的走了過去,和那個女的打了個招呼,說了聲阿姨好。那女士感覺非常羞愧,滿臉通紅,就對這位上班族媽媽說:“你女兒真棒!”媽媽為自己的行為感到驕傲,她也讓女兒明白,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

經過了許多事情後,這位媽媽逐漸地從過去的陰影中走了過來。她經常和女兒牽手去公園玩耍,她們經常碰到打招呼的人和幫助她女兒的人。她就利用不同的機會給女兒以不同的教育。她要求女兒長大後要回報社會,回報那些善良的人,要女兒學會幫助別人,回報社會。不管自己做的好事再微小,那也是對別人的回報。後來,媽媽主動地給女兒辦理了殘疾證,剛開始她不想承認這個事實,想躲避這個現實,後來媽媽和女兒一起成長,也明白了要勇敢麵對現實。

作為媽媽,我們必須教育殘疾孩子明白上帝是公平的,他為你關閉一扇門,他總會給你打開一扇窗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掉一口的蘋果,因此,我們要用平靜的心態去看待自己遭遇的一切,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種境界。

§§第十一章 孩子的身體是一輩子的健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