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家務事是人生的基礎課程(2 / 2)

然而,這些分內工作孩子並沒有完成,原因何在呢?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在於,你我的孩子都擁有揣摩家長心態的偵察能力。他們知道我們何時是認真而有心貫徹到底的,何時又隻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

總有不少媽媽常常低估孩子的能力,過度愛護子女,但這樣做卻剝奪了孩子從生活中學習的機會與樂趣,以致他們缺乏獨立自主的生活磨煉機會。事實上,引導孩子從事家務,不在於孩子幹活輕重多少,而在於孩子的參與過程。孩子所幹的事情,在成人眼裏雖是些微不足道的簡單家務勞動,如整理報紙、參與家庭購物、擦擦桌子等等,但對孩子來說卻意義重大。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不僅可掌握一些簡單的家務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而且有利於責任心和義務感的培養。反觀西方人的孩子,他們在家務中與孩子同做同樂,以此逐漸培養了孩子的家庭觀念,使孩子理解勞動的意義,並獲益匪淺。因此,上班族媽媽一定要重視利用家務勞動對孩子進行教育,從而培養其熱愛勞動的習慣。

勞動可以培養一個人的責任感,要讓孩子有責任感,就先得給他責任讓他去承擔。而家務事就是最好的訓練材料,它有趣又富有生活化。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獨立、負責的態度,而且通過做家務,還可以使他們手腳靈活,而且更具邏輯、組織能力。我們知道,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生存,除了學習以外,還要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和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互助合作的生活態度。孩子從小做一些家務事,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會得到不斷的磨煉、訓練、提高。即使孩子不情願做,也能從中訓練他們麵對現實,克服困難的心理。

因此,媽媽應適當地交給孩子一些工作,讓孩子經受磨難,你會發覺孩子其實也是很能幹的。在家庭教育中,不妨以讚美來增加他的信心,以鼓勵代替責罵,慢慢將孩子的能力開發出來。孩子一旦學會了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他的學習將更有效率。所以,上班族媽媽們千萬別小看了做家務,它蘊藏的學問可大了。

孩子是值得我們投入比疼愛和關懷更多的東西。總有一天我們會和孩子分開,他們需要學會該如何照料自己,受到日後回饋社會的教育。從這方麵來看,幹些家務活並非完全是孩子的“課”外活動,而是他人生的基礎課程。教育孩子養成注重勞動的良好習慣,孩子將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