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奸詐之人善於鑽空子
奸詐之人總想著如何算計別人,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尋求機會,鑽別人的空子,然後製造事端,亂中投機取巧。他們善於拍馬,懂得投其所好,因而往往能得意一時。
在封建社會,“萬歲”是皇帝的專有稱謂,有時王公貴族被稱為“千歲”,如果一個人能被稱為僅次於皇帝的“九千歲”,那麼可見這個人的地位與權勢。中國古代史上,作為一個太監,能被稱為“九千歲”,恐怕隻有明朝的大宦官魏忠賢一人。
魏忠賢原本隻是一個無賴,為了逃脫欠下的賭債而自閹入宮做了太監。魏忠賢一個大字也不認識,可以說,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盲,但他見識廣,記性好,尤善是善長逢迎拍馬之術。從性格上說,魏忠賢陰險、毒辣、殘忍。
客氏是皇長孫朱由校的乳母,其人荒淫而狠毒。她知道朱由校是未來的皇帝,所以照顧朱由校很盡心。按照以往的慣例,皇子停奶後,做乳母的應當離開皇宮。當朱由校停奶後,客氏卻繼續留在了宮中,因為朱由校過於依賴客氏。朱由校的生母去世後,從某種意義上說,客氏甚至取代了朱由校生母的角色。
在明宮中,宦官與宮女可以結成假夫妻,這種行為被稱“對食”,魏忠賢就與客氏結成了“對食”。明熹宗(即朱由校)即位後,客氏被封為奉聖夫人,目不識丁的魏忠賢也因此而一躍成了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與客氏二人沆瀣一氣,橫行無忌,共同把持宮中大政。
明熹宗這個人喜歡運動,愛好騎馬、泛舟和演練。魏忠賢便投其所好,從全國各地精選了大批上等的好馬供明熹宗騎乘,皇宮差不多成了跑馬場。魏忠賢還常帶明熹宗到北海泛舟,在泛舟的時候,魏忠賢有時還與客氏充當船夫。魏忠賢還挑選甲士萬餘人在宮中列陣,就連宮女與宦官也都加入陣中,早晚操練,號稱“內操”。明熹宗就像將軍指揮士兵打鬥一樣進行指揮,玩得很開心。
明熹宗善於木工製作和土木工程,所以經常在宮中從事這類工作。魏忠賢深知皇帝的秉性,所以他專挑皇帝專注於木工活時來請示事情,皇帝總是不耐煩地把決定權交給魏忠賢,這正中了魏忠賢的下懷,因為他可以為所欲為了。在明熹宗的縱容下,掌握大權的魏忠賢忘乎所以,飛揚跋扈,他每次出宮都浩浩蕩蕩,聲勢浩大,官紳士人則跪在道路兩旁,高呼“九千歲”。
東林黨人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一個政治集團,他們反對礦監、稅監的掠奪,主張廣開言路,實行改良。明熹宗執政初期,東林黨人在朝中有很高的地位。魏忠賢為了達到操縱政局的目的,想把東林黨人趕盡殺絕。他首先指使親信製造了“汪文言案”,企圖借此羅織罪名,陷害東林黨人。時任禦史的東林巨子楊璉上奏,參魏忠賢為害朝廷的“二十四條大罪”,其奏章條條有據,義正詞嚴。但由於明熹宗深受魏忠賢與客氏迷惑,不僅沒有譴責魏忠賢,反而指責楊璉捕風捉影,大膽妄言。
明熹宗的縱容助長了魏忠賢的囂張氣焰,他首先逼迫三朝元老葉向高離朝,然後便開始瘋狂地迫害東林黨人。楊璉、左光鬥及給事中魏大中等都遭酷刑而死。魏忠賢的爪牙們把反對者都列入東林黨人的名單,加以迫害,甚至連貶官在外或罷官在家的東林黨人也不放過。
由於魏忠賢權傾朝野,一批無賴投機之人竟紛紛投其門下,甚至爭當其幹兒或義孫。禮部尚書顧秉謙,年齡比魏忠賢大很多,帶著兒子叩見魏忠賢,連稱自己的胡子都白了,直接做魏忠賢的兒子不合適,但魏忠賢可以把他的兒子收為義孫。大學士魏廣微,因與魏忠賢同姓,自認是魏忠賢的侄兒,得到了魏忠賢的信任,後來他想提拔或罷黜哪位官吏,魏忠賢都一律照準。魏忠賢的幹兒義孫們為虎作倀,無惡不作,充當了魏忠賢迫害反對者的走狗。
一些無恥之徒還想出了為魏忠賢立生祠、塑雕像等無恥的招數,來討好魏忠賢。浙江巡撫潘汝楨在西湖邊為魏忠賢建立生祠,其規模超過了嶽飛廟與關公廟。其後,各地都撫大吏,甚至一般商人、無賴都紛起仿效,還請皇帝為他們建立的魏忠賢生祠賜名。這些人對魏忠賢的泥胎五拜三稽首,高呼“九千歲”。一時間,對魏忠賢的歌頌之聲不絕於耳,大江南北,一片烏煙瘴氣。這些人為了表示對魏忠賢的尊敬,不再稱呼他的名字,而稱“廠臣”。如大學士代皇帝所批奏折上也寫“朕與廠臣”,可見當時閹黨魏忠賢的氣焰何其囂張。
魏忠賢還貪天之功為己功。當時努爾哈赤崛起於東北,明將袁崇煥率軍取得了寧遠大捷後,魏忠賢與滿朝文武反而加官晉爵。
公元1627年,年僅23歲的明熹宗因縱於聲色而病死,魏忠賢一下子失去了靠山。
對於魏忠賢與客氏的專權,崇禎帝早就心懷不滿,因而他一上台便尋找機會除掉這兩個禍害。最終,魏忠賢被碎屍萬段,客氏也被亂棒打死。
2奸人善用裙帶關係
在家天下的體製下,當皇帝昏聵或弱小缺乏理政能力之時,外戚往往會借助裙帶關係占用大部分甚至全部皇權,胡作非為,亂政誤國,形成“外戚幹政”的不正常局麵。他們或貪婪成性,或魚肉百姓,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