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奸邪小人無所不用其極(3)(1 / 3)

陰謀得逞,李斯立了大功,但卻成了趙高索取最高權力的障礙。趙高決心除掉李斯,取而代之。

他裝出一副博學多才的神態,對二世皇帝說:“陛下身為天子,可知道天子怎樣才能顯得尊貴?”二世皇帝聽不懂這個話,搖了搖頭。趙高解釋說:“天子所以尊貴,就是讓臣下隻能聞聲,不能見麵。陛下年紀還輕,不一定樣樣事情都懂,如果坐在朝廷上,成天和大臣們議論國政,難免有的話會說錯。天子說錯了話,就會被臣下看輕。為陛下設想,不如深居後宮,等著大臣們奏事。事情奏上來了,在宮中和幾個嫻熟法令的人一塊兒商量,商量出好辦法了,再交給臣下去辦,這樣,臣子們都會以為陛下十分英明。”

二世皇帝認為這是個好主意,便天天深居後宮,與宮女們嬉戲玩樂,朝廷大事全被扔到一邊。趙高掌管宮廷警衛,連丞相也不能進去奏事。李斯對此十分著急,去找趙高想辦法。趙高告訴他:“等皇帝空閑的時候,我再通知你入宮奏事。”此後,每當二世皇帝與宮女們玩得興致正濃時,趙高便派人召李斯進宮,因此,李斯每次來的都不是時候。結果事情沒能奏成,還惹二世皇帝大發雷霆,認為李斯是有意找別扭。趙高趁機誣告李斯有野心,想當諸侯王,還說李斯的兒子李由與犯上作亂的陳勝、吳廣相勾結。李斯被加上“謀反”的罪名下了大獄。

為了使李斯認罪,趙高指派親信,扮成二世皇帝的使者,把李斯打得死去活來。李斯受刑不過,隻好屈招。後來,被處死在鹹陽街頭。趙高這時的權力達到頂峰,登上相位,朝中一切由他裁決。

奸佞小人想為所欲為,往往先想辦法封住眾人之口。大家懾於他的淫威,不敢說話了,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然而他還不滿足,於是,又演了一場“指鹿為馬”的把戲。

有一天,二世皇帝臨朝,趙高把一隻梅花鹿牽到大殿上。二世和大臣們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是什麼用意。趙高神情端莊地給二世皇帝行了一個禮,大聲說道:“這是臣剛剛得到的一匹寶馬,誠心敬獻給陛下!”

秦二世眨巴眨巴眼,滿臉疑惑地說:“這是一頭鹿,丞相怎麼說它是一匹馬?”趙高仍是一本正經,聲音又往高提了提,說:“這明明是一匹馬。請陛下再問問群臣,讓他們鑒別鑒別。”

群臣們深知趙高的淫威,連李斯丞相都被他弄得滿門抄斬,還怎敢說“不”字?於是很多人都說這是馬。趙高一看心裏美滋滋的,自以為得計。可就在這時,有三五個不知深淺的人仍爭執著說這是頭鹿。因此趙高心裏已對這幾位大臣恨之入骨。趙高一手導演的這場把戲,是鹿是馬成了趙高區分知己異己的衡量標準,用此小計,趙高就輕而易舉摸清了朝臣們對待自己的態度。事後,凡說是鹿的大臣,他都給加上了各種罪名,予以處決了。

從此以後,趙高說的話,誰也不敢反對。趙高就是這樣一個飛揚跋扈、奸佞無比的陰險小人。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軍入關後,秦朝滅亡在即,趙高恐受誅罰,在望夷宮發動兵變,逼令胡亥自殺。他篡位不成,遂立子嬰為秦王,後被子嬰誘殺。

7專權的奸臣總是想方設法鏟除隱患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專權的奸臣,一方麵扳倒與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另一方麵又扼殺後起之秀,因為這兩種人種對他們的威脅的最大,特別是後起之秀隨時都可能取代他們。一個朝代,一旦出現專權的奸臣,國家必定因缺人才而衰落或滅亡。

據《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載:李林甫為相,凡才望功業比自己高,及被皇帝所器重者,地位將接近自己的,必百計去之。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製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李林甫雖然骨子裏陰險狡詐,但他與人接觸,卻總是裝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態度,說一大堆好聽的話,使人以為他心地善良。

靠著巧取鑽營,在開元二十二年,李林甫終於成了與朝中裴耀卿和張九齡並列的三宰相之一。裴耀卿和張九齡博學多才,因而很受玄宗重視,所以李林甫決心將二人排擠下去。可當時他剛剛登上相位,實力還不強大,於是他便夾起尾巴做人,對張九齡和裴耀卿畢恭畢敬,曲意逢迎。李林甫在逢迎玄宗的同時,還竭力討好玄宗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