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奸邪小人無所不用其極(2)(1 / 3)

送親隊伍到達楚國都城後,費無忌對前來送行的公子浦說:“楚國的結婚禮儀同別國不一樣。新娘要先進宮見見舅姑,然後才可以成婚。”公子浦答應了。於是,費無忌命人把孟嬴和陪嫁侍女都送進宮,然後把孟嬴扮作陪嫁侍女,而侍女扮作孟嬴。然後叫世子建把齊女迎回東宮成親。此事做得鬼神難知,滿朝文武及世子都不知其中有詐。

楚平王怕世子知道其中陰謀,便禁止世子進宮,朝夕與秦女在後宮飲酒作樂,不理朝政。費無忌也怕世子知道,於是勸楚平王讓世子鎮守城父,說:“秦女之事,時間一長就會泄漏出去的。如果把世子趕遠一點,豈不是兩全之美。”楚平王答應了,便命世子建出守城父。楚平王手下有一個叫伍奢的正直的大臣,知道費無忌是個陰險小人,便想向楚平王進諫,要他遠離費無忌。不料,費無忌卻先知道此事,便對楚平王進言,要楚平王派伍奢去城父輔佐世子。這樣,伍奢也被趕走了。

世子去了城父後,楚平王立即立孟嬴為夫人,而將原配夫人蔡姬趕到了鄖城。直到此時,世子這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經被父王換了,但卻無可奈何。

過了一年,孟嬴生了一個兒子,楚平王愛如珍寶,便取名為軫。後來,孟嬴從宮女那裏探聽到齊女嫁給世子建的事,不禁黯然淚下,有種被欺騙的感覺,楚平王覺察出孟嬴的心思,便百般撫慰,許下諾言要立軫為世子。

費無忌總覺得世子建是個禍患,生怕他以後繼位為王,要加害於自己,又趁機在楚平王麵前誣陷世子建,說:“聽說世子與伍奢有謀反之心,暗中派人買通齊、晉兩國,讓他們幫助他起兵謀反。”

可楚平王不相信。費無忌見一計不成,便又生一計。

他說:“世子是因秦女的原因,一直懷恨在心。現在,他們在城父練兵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大王您要是不信,那就讓我先辭職吧,逃到別國去,以免日後被殺。”

這句話正好戳在了楚平王的痛處上,而且他本來就想廢掉世子建而立軫為世子,此時又被費無忌說得心動,不信也得信了。於是他便想馬上傳令廢掉世子建。這時,費無忌又奏道:“太師伍奢是主要的謀劃者。大王不如先把伍奢召來,再出兵襲擊世子,這樣才可以順利地除掉您的禍患。”

楚平王同意了他的計策,使命人召伍奢。伍奢來了,楚平王問他:“世子有謀反之心,你可知道?”

伍奢素來剛直不阿、直言快語,便說:“大王您納子妃已經有點過頭了!現在又聽小人讒言,懷疑自己的親生骨肉,您於心何忍?”楚平王頓時感到慚愧,羞怒之下,命人把伍奢關了起來。

費無忌知道伍奢被囚,又奏道:“伍奢罵您納子妃,他的怨恨已經表現得很露骨了。世子要知道伍奢被囚,怎會不動兵呢?”

楚平王說:“我也想到這一點了,所以我想派人去殺世子,隻是不知道派誰去合適。”

費無忌回答道:“要是派別人去,世子一定會奮起反抗,不如悄悄告訴司馬奮揚,派他去殺世子。”楚平王便聽從了他的建議,派人去告訴奮揚:“殺世子,有賞;縱世子,當死。”

奮揚得令後,立刻派心腹之人通報世子,讓他趕快逃走保命,刻不容緩。世子建大驚,當時,齊女已生子名勝,世子建便攜帶妻子兒子連夜逃到宋國去了。

奮揚知道世子已經逃走了,便命人將自己綁起來,押到楚平王麵前說:“世子已經逃走了。”

楚平王大怒,說:“我隻告訴了你一個人,除了你,還會有誰告訴給世子?”

奮揚說:“這件事的確是我派人通報世子的,因為大王您曾對我說:‘侍奉世子就像侍奉寡人一樣。’我一直謹尊這句話,不敢有二心,所以我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後來才意識到自己犯了罪,但後悔時已經太晚了。”

楚平王問:“你既然敢偷偷放走世子,難道不怕死嗎?”

奮揚說:“本來就沒有執行大王的命令,倘若還怕死不敢來的話,那豈不是又犯一罪嗎?而且世子本來就沒有叛逆行為的,殺他是沒有道理的,倘若能以我之死保全世子的性命,臣已經很滿足了。”

楚平王聽了,略有愧色,過了很久才說:“奮揚雖然違背王命,但忠直可嘉。”就不再治他的罪,任命他為城父司馬。接著,楚平王又立秦女所生之子軫為世子,費無忌為太師。

卑鄙無恥的費無忌仍不滿足,一心想置伍奢於死地,又讓楚平王逼伍奢把他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員(即伍子胥)騙來,準備把他們全部殺害。幸好,伍員比較聰明,識破費無忌的陰謀,隻身逃到了吳國,才保全了一條命。後來,伍員在吳國做了大將,興兵討伐楚國,最後捉住了費無忌,報了深仇大恨。

4不可低估小人的實力

小人會使用很多見不得人的手段,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很多時候君子不能戰勝小人。從長遠看,小人的得意是暫時的。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小人的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確是他們能得逞的重要原因。他們隻求目的,不計其餘,所以,對他們決不可低估遷就,應時刻小心防範。

漢元帝的老師蕭望之是一位儒學大師,因為他正直無私、敢於言事,所以和朝中奸臣石顯等人常常有衝突,石顯等人時刻都想把他置於死地而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