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奸邪小人無所不用其極(4)(1 / 3)

秦檜先拿出他準備好的議和方案,讓高宗簽了字,然後一個人主持議和談判,不許其他大臣幹預。在議和時,金國派來的使節帶來了議和國書,非要高宗跪拜不可,否則,議和不成。正在萬分為難之際,秦檜引經據典,說是高宗守喪未滿三年,不能處理國家大事,如果行此大禮,既屬不孝,又屬不吉。金朝使者這才勉強應允,由秦檜代行皇帝職權,跪在金使麵前,在和約上簽字。

後來,金兀術以“與未交通,倡議割地”為理由,處死了撻懶。當然,金朝也就不再以議和為方針,而是要長驅直入,滅亡南宋。於是,在秦檜簽訂和約之後一年,金兀術就率兵南下,陝西、河南諸州紛紛陷落,秦檜十分震驚。

秦檜狡猾奸詐的個性無不貫串於他賣國禍國的始終。金人撕毀盟約,秦檜議和無效,恐怕要遭貶黜了。他為了弄清高宗對金兀術入侵的真正態度,就派了一位心腹大臣前去試探。此人見到高宗,試探著問:“金軍長驅直入,陝、豫諸州陷落,抗金將領雖有陷州之責,但畢竟忠勇,尚可委以重任,使之繼續領導抗金。”高宗聽了此話,拍案大怒道:“寧可亡國,我也不用這些人!”秦檜得到了這一消息,心也就放回肚子裏去了。

但抗金名將嶽飛在河南連連打勝仗,在劉錡的協助下,在公元1140年的五六月間,嶽家軍和金軍進行了幾次大戰,結果使金軍的十萬人馬死傷過半,收複了蔡州、鄭州、洛陽等地。金兀術聞嶽家軍到來,就恐懼後逃,真有聞風喪膽之勢,很多金將,已準備降宋。在這種形勢下,嶽飛準備乘勝追擊,他豪邁地與諸將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公痛飲耳!”

前線的勝利卻嚇壞了秦檜和高宗。秦檜怕金兀術向他問罪,高宗在經曆了苗傅和劉正彥兩位將軍叛亂之後,也心有餘悸,深恐將領勢大,難以控製,所以也不願嶽飛繼續北上。正當嶽飛雄心勃勃地準備大舉進攻之際,秦檜卻以高宗的名義命令劉錡、嶽飛“擇日班師,不可輕進”。不久,嶽飛又在朱仙鎮大敗了金兀術,準備渡過黃河,乘勝追擊。

這下秦檜慌了手腳,叫宋高宗發出緊急金牌,催逼嶽飛撤軍。嶽飛接到第一道金牌,正在猶豫,送金牌的快馬又到了。從早到晚,快馬一個接一個,一連接到十二道金牌。嶽飛知道要改變高宗的決定已經沒有希望,氣憤得淚流滿麵,說:“十年之動,毀於一旦。”嶽飛收複國土的宏圖大誌,就這樣不得不半途而廢。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四月,秦檜以明升官職、暗奪軍權的辦法把韓世忠、嶽飛等人召入朝廷,“論功行賞”,並削去了他們的兵權。

金兀術聽到南宋這一自毀長城的消息後,十分高興,當即又做出一副重整軍馬、進攻南宋的樣子,威脅南宋把淮河以北土地全部割讓給金國,並要殺掉抗金最為堅決的將領。

於是,秦檜開始精心組織安排,準備殺掉嶽飛等人。他先派諫官萬俟楔製造、收集偽證,然後又收買了嶽家軍的重要將領張憲的部將王貴、王俊等人,令王貴、王俊誣告張憲和嶽飛的兒子嶽雲,把張憲和嶽飛捕入獄中。在送交高宗的“罪證材料”中,有一封偽造的書信,其中有嶽飛令張憲舉兵之辭,高宗看了,驚懼不已,立即批準逮捕嶽飛。

嶽飛被人騙入大理寺,他看到嶽雲、張憲遍體鱗傷,不禁怒火中燒。他袒出脊梁,露出母親所刻的“精忠報國”四個字,在場諸人無不震驚。審問官何鑄在審查材料時見所告不實,就向秦檜請求撤銷此案。秦檜當然不肯,把案子轉交同黨萬俟楔審理。嶽飛等人雖經嚴刑拷打,始終一言不發。在迫害嶽飛的過程中,秦檜已代表南宋同金兀術簽訂了“和約”,規定兩國以淮水為界,割唐、鄧二州與陝西諸地;歲貢銀兩、絹匹各二十五萬;北方人流寓江南者,任其歸回舊地。高宗不僅滿口答應,還心存感激,連忙發誓同意,這就是宋金對峙史上的第二個“和約”,史稱“紹興和議”。

嶽飛被關已兩月餘,秦檜等人還是找不到足夠的證據,在逼迫嶽飛簽字畫押時,嶽飛寫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後來,秦檜在老婆王氏的慫恿下,發出密令,將嶽飛、張憲、嶽雲等人處斬。在行刑之時,還叮囑多設防衛,以免有人劫法場。對嶽飛的親朋故舊,也不放過,殺戮流放,極盡迫害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