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不跟男鬥,兩宮太後忍氣吞聲(2 / 2)

可以想象,此刻殿中的氣氛是如何火爆,兩個女人如何能說得過八個男人,每次她們說出一句話,八大臣便用八句話蓋過她們細小的聲音。在偌大的殿堂中,八個壯碩男人聲震殿瓦的咆哮聲把六歲的小皇帝載淳嚇得哇哇直哭,他一頭鑽進慈安太後的懷裏,連褲子都尿濕了。頗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小皇帝找的不是親生母親慈禧太後,而是慈安太後!

吵到最後,肅順等人幹脆拂袖而去,他們公然宣稱:“今後請太後看奏章已是多餘!”八大臣離去後,兩個年輕的太後被氣得兩手發顫,渾身發抖,眼淚嘩嘩直流。

第二天一大早,八大臣更是變本加厲,他們不等宣召便直接入宮與兩宮太後大吵大鬧,強烈要求下發批駁董元醇的諭旨。在要求被拒絕後,八大臣采取了更加極端的手法——以“擱車”相威脅。

所謂“擱車”,那就是對應處理的奏章置之不理,同時也不向太後移交,實質上就是政治罷工,讓朝政癱瘓。這一天,兩宮太後發下文件,怡親王載垣將之丟在一邊,說:“不定是誰來看呢!”

八大臣的這種做法,在曆朝曆代都是罕見的,這一嚴重的政治事件也為他們後來被嚴懲埋下了伏筆。在慈禧眼裏,八大臣至多不過是輔弼朝政的臣子,最高權力仍掌握在小皇帝之手;而在皇帝年齡尚小、不能親政時,理應由兩宮太後代為掌握。但肅順等人卻認為,他們是受先帝鹹豐之命全權輔弼小皇帝的,先帝遺詔具有不可動搖的合法性和權威性,他們隻對小皇帝負責而不必顧及他人,隻要軍國大事處理妥當,即無愧於先帝的托孤重任,誰要是反對這一製度安排,誰就是反對遺詔,反對先帝。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雙方就這樣一直僵持著,八大臣沉著臉,一麵任由僚屬將文件送進而絕不拆閱,一麵任憑兩宮太後反複催要也毫不理會。事實上,他們就是要用這個手段來向兩宮太後表明:朝政實際上掌握在八大臣的手中,兩宮太後和小皇帝隻不過是個象征;要是不聽從他們的安排,國家機器就甭想運轉下去!

在內宮,兩宮太後也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慈禧決意抗爭到底,決不退讓;慈安則勸她暫時忍耐,一切等回到北京再說。聽了慈安的話後,慈禧思前想後,她發現當時的熱河已完全被肅順一黨控製,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慈禧最後隻能服軟,不得不把八大臣擬定公開批駁董元醇的諭旨下發。直到這時,肅順等人才言笑如初、照常辦事——嘿嘿,這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人,就憑你們,還想和我們八大重臣鬥?

在這次的鬥爭中,八大臣大獲全勝,兩宮太後灰頭土臉,蒙受了重大羞辱。挫辱之後,慈禧想起了奕訢的話:“一切等回北京再說!”這時的她,心中的萬丈怒火才逐漸平息,臉上也再次恢複了平靜,絕不在八大臣麵前流露出任何的不滿。

“擱車”事件後,兩宮太後仍舊每天召見八大臣並如原來一樣批閱各地的奏折,中間似乎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從後來的事實看,在危險重重的熱河,慈禧與慈安以退為進,以時間換空間,也不失為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