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當天晚上,肅順護送鹹豐的靈柩駐於密雲縣時,醇郡王奕譞和睿親王仁壽已經帶著大隊親兵趕來,他們在解除了肅順隨從的武裝後,隨即一腳踹開肅順的臥室大門,這時肅順居然還橫臥在床上與他的兩個小妾調笑。隨後,肅順也被送到宗人府關押。一日之內,三個首犯全部擒拿歸案。
在宗人府見到載垣和端華後,仍不服氣的肅順怒道:“真後悔沒早治此賤婢(慈禧)!你們要是早聽了我的話,怎麼會落到今天這個下場!”端華垂頭喪氣地說:“事情都這樣了,還有什麼好說的!”載垣則連聲抱怨說:“我當時真不該聽你的話!”原來,肅順曾計劃暗中謀害慈禧,但遭到了端華和載垣的反對。婦人之仁,終成大錯。
慈禧和奕訢導演的整個政變,從計劃到實施也不過用了三天時間,可謂迅雷不及掩耳。據京師某官員記載:政變當天(九月三十日),上午烏雲密布,天色陰沉,風聲不止,到中午才風開雲散。天意如此!
八大臣最後的結果是:載垣、端華賜令自盡,肅順被判斬立決;其餘五人,景壽因是額駙(鹹豐的姐夫),被革職但保留公爵;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均被革職,尚屬從寬處理;肅順和當年順天科場舞弊案的柏葰一樣,被斬於菜市口。柏葰被殺前曾說,“肅六他日亦必同我一樣”,冥冥之中竟有報應!
由於為人嚴苛,肅順的群眾基礎極差。在被押赴刑場的途中,有許多因科考案和戶部舞弊案中受到牽連的人聽說要殺肅順,都一路跟著去看熱鬧,他們一邊高呼:“肅老六,你也有今天”,一邊拿泥巴瓦礫往肅順的囚車上扔。不一會兒,肅順的身上和臉上全是泥巴,麵目全非,不可辨認。
臨刑前,肅順仍對慈禧罵不絕口。為防止他說出更難聽的話,劊子手以刀背築其口,肅順齒舌皆爛,猶噴血大罵不止;劊子手令肅順跪,肅順卻挺立拒絕,最後被大鐵柄打斷腿,這才撲地受刑,此人脾性之剛烈,亦屬罕見。
就在政變的當天,兩道奏章同時送到兩宮太後的手中。一道是大學士賈楨、大學士周祖培、戶部尚書沈兆霖和刑部尚書趙光的聯名上奏;另一道是護送鹹豐靈柩的將領勝保的上奏——兩道奏章都是請求兩宮太後早日垂簾聽政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令載垣和端華自盡並將肅順斬立決後,朝中一些大臣們人心惶惶,生怕慈禧和奕訢等人會做進一步追究,大搞株連,危及自己的前途命運乃至身家性命。但讓他們吃驚的是,這次政變除了處置八大臣外,其餘也隻處分了其他六名與肅順來往密切的官員和相關太監。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人受到牽連。慈禧的做法,這和肅順當權時動輒就是懲處幾十乃至上百家的動靜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在從肅順等人家中抄得書信及賬簿時,很多曾與肅順等人書信來往的人感到惶惶不可終日,但讓人叫絕的是,慈禧命令將這些書信及賬簿一把火全部燒掉,如同當年的曹操所為。這一舉措,不僅為慈禧贏得了“恩澤惠下”的好名聲,也著實體現了其政治權謀的好手段。
某清宮詞說:“北狩經年蹕路長,鼎湖弓劍黯灤陽;兩宮夜半披封事,玉璽親鈐同道堂。”通過一係列的鬥爭與政變後,慈安和慈禧兩個年輕的女人終於走出她們的深宮,隨後一步步走向了男人們的權力場。由於當時八大臣給小皇帝擬定的年號是“祺祥”,所以曆史上把這次政變稱為“祺祥政變”,而這年是辛酉年,因此也被稱作“辛酉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