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擔心聯軍會繼續追來,慈禧太後等人於8月19日繼續西行。就在同一天,慈禧太後下諭通知各地方大員,說自己不得已西幸(其實就是逃亡),現在派榮祿、徐桐、崇綺留京辦事,趕緊想辦法妥善解決八國聯軍的問題。慈禧太後沒想到的是,由於和這些官員已經失去了聯係,北京城破之時,徐桐、崇綺都已經自殺身亡。隨後幾天的行程,由於出發前已經派人提前通知下一站官員招待,雖然途經城鎮大多窮困,供應不周,但逃亡的困苦程度比之前幾天要好很多。
8月20日,慈禧太後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發布《罪己詔》,並下令各省保護教民,8月21日,慈禧太後一行抵達宣化府城,在此休整了四天;8月30日,至大同府,因為已經相對安全的緣故,一行人又休整了四天,隨後繼續前進;9月7日,慈禧太後發布了剿滅義和團的上諭。
9月10日,慈禧太後一行人到達太原,山西巡撫率領省城官吏上百人前往城外20裏出迎,隨後慈禧太後等人住進太原巡撫官衙,由此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撫衙裏麵各種器具都很完備,大多是乾隆遊玩五台山時留下的舊物,“燦然如新,極為可觀”。慈禧太後十分滿意,便在此住了近一個月之久。這時,江蘇巡撫鹿傳霖親自率兵6000趕來勤王護駕。他在聽說北京淪陷、慈禧太後西行後,繞道河南趕到太原見了慈禧太後,報告說八國聯軍正要進軍保定,恐怕追兵殺來,太原不宜久留。慈禧太後聽後十分驚恐,於是又下令繼續西行,前往陝西西安。
從太原到西安,中間要渡過黃河。當時,一行人乘坐三艘禦舟,途中風平浪靜,慈禧太後一時大喜,賞給河工銀牌百麵。過了黃河後,不久便進入關中地區。但這時的關中地區旱情嚴重,赤地千裏,“乘輿過後,即得雨三寸有奇。萬姓歡呼,聲聞四野”。此事卻不知是真是假。經過華山時,從來沒有出過這麼遠門的慈禧太後一時興起,她久聞華山大名,想上山“拈香”,地方官報稱山路崎嶇,需要修路,慈禧太後還不死心,問停留一日是否能將路修好,但最終因軍情緊張而作罷。
10月26日,慈禧太後一行人到達西安,當地官員將長樂門大路直抵北院行宮的禦道上都用黃土鋪墊,沿街各商鋪都懸燈結彩,而居民等人被允許跪在道旁迎接,眾人都想看看傳說中的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到底長啥模樣。
對此,慈禧太後倒沒有太多避諱,她在途中就跟王文韶說:“我要看看百姓究竟是如何苦楚。”當慈禧太後的車馬行至鄉間時,便有很多鄉農遠遠立在田間翹望而並不趨避,慈禧太後也不準下麵的人驅趕。看見鄉民情狀,光緒皇帝十分奇怪,這是他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事後,慈禧太後對光緒說:“不遭這次罪,咱們哪裏知道百姓如此困苦!”
慈禧太後的這句話算是實在,老百姓見不到皇帝,皇帝亦不知黎民困苦,這就是傳統專製社會的一大弊端。或許通過這次逃亡,慈禧太後才算知道了這個國家的窮苦真相,受此觸動才在後來實行新政。
但到了西安後,慈禧太後改陝西巡撫官署為行宮,又開始擺出帝王的排場了。逃亡時,慈禧太後患上胃痛晚上又失眠,各省大員聽後,紛紛進貢各種藥方和禮物,以討太後的歡心。據時人記載,慈禧太後等人在西安禦膳一天的費用,就要花去二百兩銀子。老太後還對岑春煊說,在北京時,禦膳的費用比這個要多幾倍呢,現在已經省了很多了!言語之間,毫無亡國之憂。
殊不知,陝西當時連年遭災,哀鴻遍地,民不聊生。當年冬天,幾十萬饑寒交迫的農民聽說慈禧太後到了西安,都紛紛來省城討一條活路,但陝西巡撫怕慈禧太後知道後影響到自己的仕途,下令城門緊閉,不準這些饑民進城。冰天雪地裏,這些饑民進不了城,隻得在城郊挖洞棲息,靠吃草根樹皮苟延殘喘。冬至那天,陝西突降暴雪,隨後幾天裏,每天都有上千人因饑寒交迫而死去,最後多到屍體都沒人掩埋。慈禧太後行宮前的牌樓下本是西安的商業中心,當時竟有人叫賣人肉丸子,當地人居然見怪不怪。亂世人命之賤,其淒慘可知。